|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 1 研究的来源和选题依据 | 第13页 |
| 2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 1 我国造纸原料的特点 | 第15页 |
| 2 国内外废纸利用的现状及意义 | 第15-16页 |
| 3 胶黏物的潜在来源和化学组成 | 第16-17页 |
| 4 胶黏物的分类及危害 | 第17-22页 |
| ·胶黏物的分类 | 第17-18页 |
| ·胶黏物的性质 | 第18-19页 |
| ·胶黏物的危害 | 第19-22页 |
| 5 胶黏物的测量方法 | 第22-25页 |
| ·胶黏物数量的检测 | 第22-24页 |
| ·胶黏物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24-25页 |
| 6 胶黏物控制方法 | 第25-27页 |
| ·工艺控制法 | 第25-26页 |
| ·化学控制法 | 第26页 |
| ·生物控制法 | 第26-27页 |
| 7 现代化新闻纸生产线的工艺路线 | 第27-30页 |
| ·废纸脱墨浆的生产流程 | 第27-28页 |
| ·白水处理和循环回用系统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30-37页 |
| 1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 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 ·大胶黏物的检测 | 第31页 |
| ·浆料的组分分离 | 第31-32页 |
| ·四氢呋喃抽提浆料纤维组分和细小细分 | 第32页 |
| ·浆料纤维组分和细小组分中THF 抽出物的FTIR 分析 | 第32页 |
| ·浆料纤维组分和细小组分中THF 抽出物的GC-MS 分析 | 第32-33页 |
| ·循环水总固形物、溶解与胶体物质及溶解物的测定 | 第33页 |
| ·循环水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 | 第33页 |
| ·浆料DCS 的MTBE 抽出物及其GC-MS 分析 | 第33-34页 |
| ·纸机沉积胶黏物化学组分离和分析 | 第34页 |
| ·废纸碎解与脱墨浮选 | 第34页 |
| ·浆料的生物酶处理 | 第34-35页 |
| ·DCS 中木素类物质的分析与测定 | 第35页 |
| ·DCS 水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35页 |
| ·DCS 中碳水化合物的GC-MS 分析 | 第35页 |
| ·DCS 中MTBE 抽出物的GC-MS 分析 | 第35-36页 |
| ·残余油墨值和白度的测定 | 第36页 |
| ·铝箔法检测胶黏物的实验 | 第36页 |
| ·纸张性能的检测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7-114页 |
| 1 生产过程中大胶黏物的特性研究 | 第37-42页 |
| ·各取样点纸浆浓度和pH 值 | 第37-38页 |
| ·各取样点的大胶黏物分布情况 | 第38-40页 |
| ·不同操作单元去除大胶黏物的情况 | 第40-41页 |
| ·本节小结 | 第41-42页 |
| 2 生产过程浆料中胶黏物的表征 | 第42-60页 |
| ·浆料中THF 的抽出物 | 第42-44页 |
| ·浆料不同组分 THF 抽出物的 FTIR 分析 | 第44-46页 |
| ·浆料中THF 抽出物的GC-MS 分析 | 第46-57页 |
| ·筛分法与抽提法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 ·本节小结 | 第58-60页 |
| 3 生产线浆料和水循环系统中DCS 的表征 | 第60-81页 |
| ·DCS 的含量测定 | 第60-63页 |
| ·DCS 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63-68页 |
| ·DCS 中MTBE 抽出物的GC-MS 分析 | 第68-76页 |
| ·DCS 水中木素类物质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76-77页 |
| ·DCS 水中金属离子的分析 | 第77页 |
| ·DCS 水中碳水化合物的GC-MS 分析 | 第77-79页 |
| ·本节小结 | 第79-81页 |
| 4 生产过程中纸机沉积胶黏物的组份分析 | 第81-88页 |
| ·胶黏物各组分所占比例 | 第81-83页 |
| ·己烷不溶物的FTIR 分析 | 第83页 |
| ·氯仿抽出物的FTIR 分析 | 第83-84页 |
| ·固相萃取己烷洗出物的 FTIR 分析 | 第84-85页 |
| ·胶黏物的Py-GC-MS 分析 | 第85-86页 |
| ·抽提残余物灰分的SEM-EDAX 分析 | 第86-87页 |
| ·本节小结 | 第87-88页 |
| 5 废新闻纸贮存对脱墨浆中胶黏物的影响 | 第88-95页 |
| ·废纸贮存温度和脱墨浮选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 第88-90页 |
| ·废纸贮存温度和脱墨浮选对大胶黏物含量的影响 | 第90-93页 |
| ·废纸贮存温度和脱墨浮选条件对浆中胶体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93-94页 |
| ·本节小结 | 第94-95页 |
| 6 采用阳离子滑石粉控制废纸脱墨浆中胶黏物的研究 | 第95-103页 |
| ·滑石粉对胶黏物的控制效果 | 第96-97页 |
| ·阳离子滑石粉对溶解及胶体物质的控制效果 | 第97页 |
| ·滑石粉类型对浆水体系湿部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97-99页 |
| ·滑石粉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 第99-102页 |
| ·本节小结 | 第102-103页 |
| 7 淀粉酶对白色树脂和浆料动电化学的影响 | 第103-109页 |
| ·淀粉酶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103-106页 |
| ·淀粉酶处理对浆料阳离子需求量的影响 | 第106页 |
| ·不同方法处理涂布损纸的对比分析 | 第106-107页 |
| ·化学方法与生物酶方法处理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 ·本节小结 | 第108-109页 |
| 8 生物酶在大型新闻纸机胶黏物控制的应用试验 | 第109-114页 |
| ·控制机理 | 第109-110页 |
| ·试验条件 | 第110-111页 |
| ·生产试验情况 | 第111-113页 |
| ·生物酶Optimyze? 525 去除胶黏物机理的分析 | 第113页 |
| ·本节小结 | 第113-11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
| 附录 | 第122-123页 |
| 附录1: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第122页 |
| 附录2:博士在读期间获奖成果情况 | 第122-123页 |
| 详细摘要 | 第123-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