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感染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第17-27页 |
第一节 感染力的涵义与功能 | 第17-19页 |
一 感染力的涵义 | 第17页 |
二 感染力的功能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19-23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特征 | 第20-23页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生成的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 第23-24页 |
二 积极暗示与情绪情感理论 | 第24-26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教育法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基本结构 | 第27-42页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基本内容 | 第27-31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感染力 | 第27-28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感染力 | 第28-29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感染力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构成要素 | 第31-37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感染力 | 第31-33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感染力 | 第33-34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感染力 | 第34-35页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感染力 | 第35-36页 |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感染力 | 第36-37页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生成架构 | 第37-42页 |
一 生成的根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 | 第37-38页 |
二 生成的桥梁:话语表达的吸引力 | 第38-39页 |
三 生成的关键:教育主体的感召力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现实审思及增效路径 | 第42-59页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42-45页 |
一 教育内容感召力不够 | 第42-43页 |
二 话语表达吸引力不强 | 第43-44页 |
三 教育者审美意识薄弱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现实必要性 | 第45-47页 |
一 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与期待的生动诠释 | 第45-46页 |
二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 第46页 |
三 提高教育者立德树人能力的内在要求 | 第46-47页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增效路径 | 第47-59页 |
一 把握时度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铸人感染力 | 第47-49页 |
二 注重渗透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育人感染力 | 第49-52页 |
三 掌握情感性,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化人感染力 | 第52-55页 |
四 增强主体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树人感染力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