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7页 |
ABSTRACT | 第17-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58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以官能化硅烷为基体的自组装研究进展 | 第22-36页 |
·概述 | 第22-24页 |
·π型官能化硅烷的配位自组装 | 第24-26页 |
·杂原子型官能化硅烷的配位自组装 | 第26-36页 |
·官能化硅烷在光电材料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36-41页 |
·官能化硅烷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36-40页 |
·官能化硅烷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40-41页 |
·课题的提出及拟开展的工作 | 第41-4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41-42页 |
·本文拟开展的工作和意义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8页 |
第二章 官能化硅烷前驱体——溴苯基硅烷的合成及表征 | 第58-71页 |
·前言 | 第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6页 |
·试剂 | 第58-59页 |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第59页 |
·测试方法 | 第59-60页 |
·(4-溴苯基) 硅烷(R_nSi(p-C_6H_4Br)_(4-n))合成 | 第60-63页 |
·(3-溴苯基) 硅烷(R_nSi(m-C_6H_4Br)_(4-n))合成 | 第63-65页 |
·以苯基为桥溴苯基硅烷的合成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反应路线的优化 | 第66-68页 |
·锂试剂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三章 以苯基为桥的咪唑官能化硅烷的合成,荧光性能及对Ag(Ⅰ)荧光响应研究 | 第71-94页 |
·前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8页 |
·试剂 | 第72页 |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第72-73页 |
·测试方法 | 第73-74页 |
·二(4-(1-咪唑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1)的合成 | 第74-75页 |
·三(4-(1-咪唑基)苯基)甲基硅烷(L2)的合成 | 第75页 |
·二(4-(1-咪唑基)苯基)二苯基硅烷(L3)的合成 | 第75页 |
·三(4-(1-咪唑基)苯基)苯基硅烷(L4)和[二(4-(1-咪唑基)苯基)](4-溴苯基)苯基硅烷(L5)的合成 | 第75-76页 |
·[三(4-(1-咪唑基)苯基)](4-溴苯基)硅烷(L6)的合成 | 第76-77页 |
·(4-(1-咪唑基)苯基)三甲基硅烷(L7)的合成 | 第77页 |
·1-苯基咪唑(14) | 第77页 |
·金属离子滴定实验 | 第77-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8页 |
·合成 | 第78-80页 |
·L1单晶结构的描述 | 第80页 |
·热稳定性 | 第80-81页 |
·光学性质 | 第81-86页 |
·Ag(Ⅰ)荧光响应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第四章 以苯基为桥的氮杂环官能化硅烷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 第94-111页 |
·前言 | 第94-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103页 |
·试剂 | 第95页 |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第95-96页 |
·测试方法 | 第96-97页 |
·溴苯基硅烷的合成 | 第97页 |
·二(4-(1-吡唑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8)的合成 | 第97-98页 |
·二(3-(1-吡唑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9)的合成 | 第98页 |
·三(4-(1-吡唑基)苯基)甲基硅烷(L10)的合成 | 第98页 |
·二(4-(1-苯并咪唑)苯基)二甲基硅烷(L11)的合成 | 第98-99页 |
·二(3-(1-苯并咪唑)苯基)二甲基硅烷(L12)的合成 | 第99页 |
·二(4-(4-甲基-1-咪唑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13)的合成 | 第99-100页 |
·(3-(1-咪唑基)苯基)三甲基硅烷(L14)的合成 | 第100页 |
·二(3-(1-咪唑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15)的合成 | 第100-101页 |
·三(3-(1-咪唑基)苯基)甲基硅烷(L16)的合成 | 第101页 |
·二(4-(1-吡唑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烷(L17)的合成 | 第101-10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08页 |
·合成 | 第103页 |
·热稳定性 | 第103-104页 |
·光学性质 | 第104-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第五章 基于半刚性咪唑官能化硅烷(L1)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111-133页 |
·前言 | 第111-112页 |
·实验部分 | 第112-115页 |
·试剂 | 第112-113页 |
·测试方法 | 第113-114页 |
·二(4-(1-咪唑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1)的合成 | 第114页 |
·[Ag(L1)]_(0.5)[Ag(L1)]_2·2.5ClO_4·5H_20(CP-1)的合成 | 第114页 |
·Ag(L1)PF_6·H_2O(CP-2)的合成 | 第114页 |
·MnCl_2(L1)_2(CP-3)的合成 | 第114页 |
·Cu(L1)Br(CP-4)的合成 | 第114页 |
·Cu(L1)Cl(CP-5)的合成 | 第114-115页 |
·化合物CP-1与NaX(X=PF_6~-,ClO_4~-,BF_4~-,CF_3SO_3~-)的离子交换 | 第115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115-118页 |
·晶体结构分析与讨论 | 第118-125页 |
·[Ag(L1)]_(0.5)[Ag(L1)]_2·2.5ClO_4·5H_2O (CP-1) | 第118-121页 |
·MnCl_2(L1)_2(CP-3) | 第121-122页 |
·Cu(L1)Br(CP-4) | 第122-123页 |
·Cu(L1)Cl(CP-5) | 第123-124页 |
·结构讨论与比较 | 第124-125页 |
·性能测试 | 第125-129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125-126页 |
·离子交换性能 | 第126-128页 |
·荧光性能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第六章 羧酸官能化硅烷的合成及其配位聚合物的构筑 | 第133-155页 |
·前言 | 第133-134页 |
·实验部分 | 第134-141页 |
·试剂 | 第134-135页 |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第135页 |
·测试方法 | 第135-136页 |
·溴苯基硅烷的合成 | 第136页 |
·二(4-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18)的合成 | 第136-137页 |
·三(4-羧基苯基)甲基硅烷(L19)的合成 | 第137-138页 |
·四(4-羧基苯基)硅烷(L20)的合成 | 第138-139页 |
·二(3-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L21)的合成 | 第139页 |
·三(3-羧基苯基)甲基硅烷(L22)的合成 | 第139-140页 |
·四(3-羧基苯基)硅烷(L23)的合成 | 第140页 |
·[Cd_3(L22)_2(Py)_4]·4H_2O(CP-6)的合成 | 第140-141页 |
·[Cd_4(L23)_2(DMF)_2(H_2O)_6(EtOH)]·4DMF(CP-7)的合成 | 第1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1-152页 |
·羧酸官能化硅烷的合成 | 第141-142页 |
·羧酸官能化硅烷的表征 | 第142-147页 |
·[Cd_3(L22)_2(Py)_4]·4H_2O(CP-6)结构描述 | 第147-149页 |
·[Cd_4(L23)_2(DMF)_2(H_2O)_6(EtOH)]·4DMF(CP-7)结构描述 | 第149-151页 |
·热稳定性 | 第151-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55-158页 |
致谢 | 第158-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0-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2-163页 |
英文论文 | 第16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