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联合循环发电论文

不同环境温度与负荷条件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的特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1.1 燃气轮机概述第9-11页
        1.1.2 热电联产概述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1.2.1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变工况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热电联产评价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第16-22页
    2.1 引言第16-17页
    2.2 燃气轮机系统第17-18页
    2.3 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系统第18-20页
    2.4 机组运行策略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机组变工况特性计算模型第22-30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变工况计算数学模型第22-25页
        3.2.1 燃气轮机变工况数学模型第22-24页
        3.2.2 余热锅炉-汽轮机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第24-25页
    3.3 变工况计算MATLAB程序第25-28页
        3.3.1 MATLAB平台介绍第25页
        3.3.2 燃气轮机变工况MATLAB程序第25-27页
        3.3.3 余热锅炉-汽轮机系统变工况MATLAB程序第27-28页
    3.4 热电联产评价指标第28-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模型验证第30-37页
    4.1 前言第30页
    4.2 通用电气9F机组联合循环模型验证第30-31页
    4.3 三菱M701F4余热锅炉模型验证第31-32页
    4.4 西门子V94.3余热锅炉验证及分析第32-35页
        4.4.1 纯凝工况参数对比验证第33-34页
        4.4.2 供热工况参数对比验证第34-35页
        4.4.3 供热工况热电图第35页
    4.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5章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变工况性能分析第37-50页
    5.1 前言第37页
    5.2 假设条件与相关说明第37-38页
        5.2.1 假设条件第37页
        5.2.2 相关说明第37-38页
    5.3 环境温度变化对机组满负荷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8-41页
    5.4 环境温度变化对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1-44页
    5.5 环境温度变化对机组供热变工况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4-48页
        5.5.1 环境温度变化对机组供热、供电范围的影响第44-45页
        5.5.2 环境温度对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性评价的影响第45-48页
    5.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50-51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温高效催化氧化芳香族VOCs的研究
下一篇:大型燃煤机组低品位能供热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