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疏散需求预测 | 第15-16页 |
1.2.2 疏散路径分配 | 第16-17页 |
1.2.3 疏散建模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分析 | 第20-38页 |
2.1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综述 | 第20-23页 |
2.1.1 突发事件概述 | 第20-21页 |
2.1.2 应急疏散概述 | 第21-23页 |
2.2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问题建模 | 第23-31页 |
2.2.1 应急疏散问题数学建模 | 第23-25页 |
2.2.2 应急疏散网络建模与问题定义 | 第25-31页 |
2.3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技术分析 | 第31-37页 |
2.3.1 线性规划 | 第31-35页 |
2.3.2 仿真模拟 | 第35-36页 |
2.3.3 启发式方法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最大流率路径优先的交通路网应急疏散算法 | 第38-52页 |
3.1 算法详细描述 | 第38-42页 |
3.1.1 最短路径搜索 | 第38-40页 |
3.1.2 最大流率路径计算 | 第40-41页 |
3.1.3 交通路网更新 | 第41-42页 |
3.2 算法实现 | 第42页 |
3.3 实验分析 | 第42-51页 |
3.3.1 实验数据 | 第42-45页 |
3.3.2 实验设计 | 第45页 |
3.3.3 实验环境 | 第45页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边逆转的交通路网疏散规划算法 | 第52-67页 |
4.1 道路交通逆流管控方法 | 第52-54页 |
4.2 基于自适应边逆转的交通路网疏散规划算法 | 第54-59页 |
4.2.1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路径评估模块 | 第55-56页 |
4.2.2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道路交通逆流管控模块 | 第56-58页 |
4.2.3 交通路网应急疏散路径重利用模块 | 第58-5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59-60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4.4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