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11-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1、病例收集 | 第11页 |
2、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3、纳入标准 | 第12页 |
4、排除标准 | 第12页 |
5、脱落标准 | 第12页 |
6、脱落病例处理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试验设计和手术方法 | 第13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13页 |
1.2 ACDF手术 | 第13页 |
2、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3、观察指标的评定方法 | 第14页 |
4、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4页 |
5、统计学方法 | 第14-16页 |
结果 | 第16-26页 |
1、一般资料结果 | 第16-20页 |
1.1 病例入组及完成结果 | 第16页 |
1.2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 第16-18页 |
1.3 两组手术方式和手术节段比较 | 第18-20页 |
1.3.1 两组手术方式比较 | 第18-19页 |
1.3.2 两组手术节段比较 | 第19-20页 |
1.4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 | 第20页 |
2、两组治疗前JOA评分、NDI、颈椎曲度、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3、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的统计结果 | 第21-26页 |
3.1 治疗后JOA评分比较 | 第21-22页 |
3.2 治疗后NDI比较 | 第22-23页 |
3.3 治疗后颈椎曲度比较 | 第23-24页 |
3.4 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 第24-25页 |
3.5 治疗后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34页 |
1、中医对CSM的认识 | 第26页 |
2、流行病学特征 | 第26页 |
3、发病机制 | 第26-27页 |
4、诊断 | 第27-28页 |
5、治疗 | 第28-31页 |
6、对愈骨胶囊的研究 | 第31页 |
7、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8、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64页 |
附录1:典型病例 | 第39-46页 |
典型病例1 | 第39-41页 |
典型病例2 | 第41-44页 |
典型病例3 | 第44-46页 |
附录2:JOA脊髓功能状态评定 | 第46-48页 |
附录3: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 第48-51页 |
附录4: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 | 第51-53页 |
附录5:临床观察表 | 第53-54页 |
附录6:知情同意书 | 第54-55页 |
附录7: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进展 | 第55-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8: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