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计算机模拟概述 | 第8-9页 |
·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 | 第9-12页 |
·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概念 | 第9-10页 |
·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和动力学 | 第10-12页 |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 | 第12-14页 |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的概念和类型 | 第12-13页 |
·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 | 第13-14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16-36页 |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与WCA 势简介 | 第16-19页 |
·力场与Lennard-Jones 势 | 第16-17页 |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中的联合原子(United Atoms)模型 | 第17页 |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中的WCA 势 | 第17-18页 |
·珠-簧分子链模型与FENE 弹簧势 | 第18-19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 第19-36页 |
·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积分算法 | 第21-24页 |
·DPD 方法中的涨落-耗散定理 | 第24-30页 |
·DPD 方法与Flory-Huggins 平均场理论的结合 | 第30-32页 |
·通过实验可测性质拟合DPD 中的相互作用参数 | 第32-33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的特点 | 第33-36页 |
第三章 二元共混体系中伴随聚合反应的相分离行为 | 第36-52页 |
·引言 | 第36-38页 |
·模拟方法和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4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二维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中避免键穿透的方法及聚合物熔体扩散动力学行为 | 第52-70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研究方法 | 第53-61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 | 第53页 |
·模拟参数设置 | 第53页 |
·在DPD 中控制键穿透 | 第53-59页 |
·在二维链构型生成过程中避免键交叉 | 第59-61页 |
·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61-68页 |
·对无键交叉的链构型的基本观察 | 第61-63页 |
·判断模型的尺度 | 第63-65页 |
·二维聚合物熔体扩散动力学的研究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中聚合速率与引发密度对聚合物刷性质的影响 | 第70-98页 |
·引言 | 第70-72页 |
·模拟方法和模型构建 | 第72-76页 |
·We eeks-Chandler-Andersen 势和DPD 热浴 | 第72页 |
·模拟参数设置和模型构建 | 第72-73页 |
·聚合反应的模型设计 | 第73-76页 |
·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76-96页 |
·聚合过程的可控性研究 | 第76-78页 |
·模型中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引发密度与接枝密度 | 第80-82页 |
·接枝密度的特性 | 第82-84页 |
·未饱和的引发剂 | 第84-87页 |
·键的取向与链的伸展度 | 第87-91页 |
·活性端基的分布状态 | 第91-92页 |
·多分散性与质量分布 | 第92-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高接枝密度下二元相容聚合物刷体系中的层状结构 | 第98-113页 |
·引言 | 第98-100页 |
·模拟方法和模型构建 | 第100-101页 |
·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10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1-132页 |
论文摘要 | 第132-135页 |
Abstract | 第135-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