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写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0页 |
1.1 工业氧化反应概述 | 第15-19页 |
1.2 环己烷催化氧化进展 | 第19-26页 |
1.2.1 环己烷氧化的均相催化 | 第20-23页 |
1.2.2 环己烷氧化的非均相催化 | 第23-26页 |
1.3 环己酮催化氧化进展 | 第26-36页 |
1.3.1 环己酮过氧酸氧化法 | 第27-29页 |
1.3.2 环己酮双氧水氧化法 | 第29-31页 |
1.3.3 环己酮分子氧氧化法 | 第31-36页 |
1.3.4 环己酮生物氧化法 | 第36页 |
1.4 NHPI催化氧化反应进展 | 第36-47页 |
1.4.1 NHPI催化饱和烷烃氧化反应 | 第38-43页 |
1.4.2 NHPI催化醇氧化反应 | 第43-45页 |
1.4.3 NHPI催化不饱和烃氧化反应 | 第45-47页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47-50页 |
第二章 NHPI无金属催化环已酮Baeyer-Villiger氧化生成ε-已内酯 | 第50-66页 |
2.1 引言 | 第50-5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2.2.3 实验及表征方法 | 第53-5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2.3.1 反应条件筛选 | 第54-56页 |
2.3.2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56页 |
2.3.3 不同醛参与的环已酮B-V氧化反应 | 第56-57页 |
2.3.4 底物扩展实验 | 第57-58页 |
2.3.5 机理探究 | 第58-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NHPI无金属催化环已烷一步法氧化生成ε-已内酯 | 第66-81页 |
3.1 引言 | 第66-6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8-71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68-7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3.2.3 实验及表征方法 | 第70-7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1-80页 |
3.3.1 反应条件筛选 | 第71-75页 |
3.3.2 反应时间曲线 | 第75-76页 |
3.3.3 反应溶剂效应 | 第76页 |
3.3.4 反应过程EPR监测 | 第76-77页 |
3.3.5 自由基抑制实验 | 第77-79页 |
3.3.6 底物扩展实验 | 第79-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NHPI/CAN催化环已烷氧化生成KA油和ε-已内酯 | 第81-92页 |
4.1 引言 | 第81-8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83-8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84页 |
4.2.3 实验及表征方法 | 第84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4-91页 |
4.3.1 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的筛选 | 第84-86页 |
4.3.2 不同溶剂的筛选 | 第86-87页 |
4.3.3 不同硝酸盐催化剂的筛选 | 第87页 |
4.3.4 在线红外实验 | 第87-88页 |
4.3.5 底物扩展实验 | 第88-89页 |
4.3.6 自由基抑制实验 | 第89-90页 |
4.3.7 机理推测 | 第90-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6页 |
5.1 结论 | 第92-94页 |
5.2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19页 |
附录 | 第119-143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