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数据中心演进 | 第16-20页 |
1.1.1 数据中心的起源 | 第16-17页 |
1.1.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 第17-18页 |
1.1.3 数据中心规模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1.2 高速数据中心网络 | 第20-25页 |
1.2.1 数据中心网络的发展与现状 | 第20-21页 |
1.2.2 网络传输协议的发展与现状 | 第21-25页 |
1.3 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25-27页 |
1.3.1 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的发展 | 第25-26页 |
1.3.2 负载均衡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的应用 | 第26-27页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5 内容安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高速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技术 | 第30-40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30-36页 |
2.1.1 ECMP | 第30-31页 |
2.1.2 Hedera | 第31-32页 |
2.1.3 FastPass | 第32-34页 |
2.1.4 Presto | 第34-35页 |
2.1.5 CONGA | 第35-36页 |
2.2 负载均衡方案设计思路 | 第36-38页 |
2.2.1 集中式与分布式 | 第36-37页 |
2.2.2 服务器与交换机 | 第37页 |
2.2.3 本地感知与全局感知 | 第37页 |
2.2.4 链路状态与拥塞状态 | 第37-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基于交换机拥塞信息感知的流切片负载均衡方案 | 第40-52页 |
3.1 方案设计 | 第40-45页 |
3.1.1 拥塞程度感知 | 第40-41页 |
3.1.2 拥塞信息传递 | 第41-42页 |
3.1.3 拥塞信息存储 | 第42-45页 |
3.1.4 流切片均衡 | 第45页 |
3.2 软件仿真设计 | 第45-47页 |
3.2.1 拓扑结构 | 第46页 |
3.2.2 网络流量 | 第46-47页 |
3.2.3 节点模型 | 第47页 |
3.2.4 参数配置 | 第47页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3.4 同类方案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面向RoCEv2协议的流切片负载均衡以及乱序优化方案 | 第52-64页 |
4.1 方案设计 | 第52-56页 |
4.1.1 流切片划分 | 第52-54页 |
4.1.2 乱序处理机制 | 第54-56页 |
4.2 软件仿真设计 | 第56-58页 |
4.2.1 节点模型 | 第56-58页 |
4.2.2 参数配置 | 第58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4.3.1 流完成时间 | 第58-61页 |
4.3.2 网络平均吞吐 | 第61-62页 |
4.3.3 协议栈处理开销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