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i2WO6/PDI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前言第8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理论第8-9页
    1.3 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方法第9-14页
        1.3.1 能带调控第9-11页
            1.3.1.1 金属元素掺杂第9-10页
            1.3.1.2 非金属元素掺杂第10页
            1.3.1.3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共掺杂第10-11页
            1.3.1.4 固溶体构建第11页
        1.3.2 增强光吸收能力第11-12页
            1.3.2.1 贵金属沉积第11页
            1.3.2.2 染料敏化第11-12页
        1.3.3 晶体缺陷第12页
        1.3.4 异质结构建第12-13页
        1.3.5 Z型体系构建第13页
        1.3.6 晶体形貌与尺寸第13-14页
    1.4 光催化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第14页
        1.4.1 光催化活性第14页
        1.4.2 光催化稳定性第14页
    1.5 本论文涉及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4页
        1.5.1 Bi_2WO_6第14页
        1.5.2 苝二酰亚胺(PDI)第14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14-16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16-21页
    2.1 实验试剂第16页
    2.2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第16-19页
        2.2.1 实验仪器第16-17页
        2.2.2 表征方法第17-19页
            2.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17页
            2.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17-18页
            2.2.2.3 多晶X射线衍射仪第18页
            2.2.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18页
            2.2.2.5 荧光光谱仪第18页
            2.2.2.6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第18页
            2.2.2.7 电化学工作站第18-19页
            2.2.2.8 顺磁共振谱仪第19页
    2.3 光催化评价装置第19-21页
        2.3.1 可见光催化降解苯酚第19-20页
        2.3.2 光催化分解水产氧第20-21页
第3章 Bi_2WO_6/PDI异质结增强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21-34页
    3.1 前言第21-22页
    3.2 样品制备第22-2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3-33页
    3.4 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K~+、Cl-协同调控增强Bi_2WO_6/PDI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34-46页
    4.1 前言第34-35页
    4.2 样品制备第3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5-45页
    4.4 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纳米颗粒自组装柔性SERS基底的原位检测与超灵敏检测
下一篇:二维黑磷/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