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靶向CrtN的苯并五元含氧脂肪环类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药物开发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前言第12-27页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机理及致病因子概述第12-14页
    1.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药物发展历史及耐药性的产生第14-18页
        1.2.1 青霉素第14页
        1.2.2 甲氧西林第14-15页
        1.2.3 氟喹诺酮第15页
        1.2.4 万古霉素第15-17页
        1.2.5 利奈唑胺第17-18页
    1.3 耐药性与抗生素用药之间的关系第18-19页
    1.4 新型抗生素研发困境第19-20页
    1.5 抗细菌毒力因子研发策略第20-27页
        1.5.1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的毒力因子第21-22页
        1.5.2 葡萄球菌黄素第22-27页
第2章 1,3-苯并二氧杂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第27-60页
    2.1 1,3-苯并二氧杂环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7-30页
        2.1.1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及1,3-苯并二氧杂环类衍生物的设计第27-28页
        2.1.2 1,3-苯并二氧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8-30页
    2.2 1,3-苯并二氧杂环类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第30-34页
        2.2.1 化合物体外色素抑制能力测试第30-32页
        2.2.2 代表性化合物细胞毒性和溶解度测试第32-33页
        2.2.3 候选化合物21b的确定第33-34页
    2.3 苯并1,3-二氧环戊烷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第34-35页
    2.4 化合物21b靶标验证第35-36页
    2.5 21b对S.aureus Newman和MRSA菌株的生长影响测定第36页
    2.6 体外氧化杀伤实验第36-38页
        2.6.1 过氧化氢杀伤实验第37页
        2.6.2 人全血杀伤实验第37-38页
    2.7 21b降低小鼠体内Newman,Mu50和NRS271细菌存活率第38-40页
    2.8 本章小结第40-41页
    2.9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41-60页
第3章 2,3-二氢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第60-92页
    3.1 2,3-二氢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第60-62页
        3.1.1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及2,3-二氢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设计第60页
        3.1.2 2,3-二氢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合成第60-62页
    3.2 2,3-二氢苯并呋喃类衍生物体外色素抑制活性测试第62-64页
    3.3 化合物47作为候选化合物第64-65页
    3.4 化合物47与14k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比较第65页
    3.5 2,3-二氢苯并呋喃类衍生物构效关系总结第65-66页
    3.6 化合物47的作用靶标的验证第66-67页
    3.7 47对S.aureus Newman和MRSA菌株的生长影响测定第67-68页
    3.8 化合物47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免疫清除敏感性第68-70页
        3.8.1 过氧化氢杀伤实验第68-69页
        3.8.2 人全血杀伤实验第69页
        3.8.3 化合物刺激免疫实验第69-70页
    3.9 化合物47降低体内细菌毒力第70-74页
        3.9.1 化合物47提高小鼠存活率第70-71页
        3.9.2 化合物47在体内减轻Newman的毒力第71-72页
        3.9.3 化合物47在体内减轻Mu50的毒力第72-73页
        3.9.4 化合物47在体内减轻NRS271的毒力第73-74页
    3.10 47药代动力学性质测定第74页
    3.11 47与不同类型酸成盐第74-75页
    3.12 本章小结第75-76页
    3.13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76-92页
第4章 实验部分第92-98页
    4.1 化学实验器材和仪器第92页
    4.2 药理实验方法第92-98页
        4.2.1 色素抑制活性测定第92-93页
        4.2.2 细胞毒性测定第93页
        4.2.3 CrtN酶抑制活性测定第93-94页
        4.2.4 靶标酶测定第94页
        4.2.5 金黄色葡萄球菌Newman和MRSA菌株的细菌生长测定第94-95页
        4.2.6 过氧化氢杀伤和人体全血杀灭实验第95页
        4.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感染模型第95页
        4.2.8 免疫刺激实验第95-96页
        4.2.9 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测定第96页
        4.2.10 hERG抑制测定第96页
        4.2.11 水溶性测定第96-97页
        4.2.12 药代动力学评价第97-98页
全文总结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1页
发表文章第111-112页
申请专利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附录第115-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纳米管负载的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
下一篇:基于三角函数降维的优化问题近似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