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宁肺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9-10页 |
| 综述一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 综述二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研究情况 | 第18-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 前言 | 第24-25页 |
| 临床研究 | 第25-34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2. 病例选择 | 第25-27页 |
| 2.1 病例来源 | 第25页 |
| 2.2 诊断标准 | 第25页 |
| 2.3 纳入标准 | 第25-26页 |
| 2.4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 2.5 剔除标准 | 第26页 |
| 2.6 脱落标准 | 第26页 |
| 2.7 剔除、脱落病例处理 | 第26页 |
| 2.8 研究病例的终止 | 第26-27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3.1 分组 | 第27页 |
| 3.2 治疗用药 | 第27-28页 |
| 3.3 给药疗程 | 第28页 |
| 4. 观察指标 | 第28页 |
| 4.1 一般记录项目 | 第28页 |
| 4.2 生物学指标 | 第28页 |
| 4.3 疗效指标 | 第28页 |
| 4.4 观测时点 | 第28页 |
| 5.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 6. 统计学处理 | 第29页 |
| 7. 研究结果 | 第29-34页 |
| 7.1 两组观察病例基线分析 | 第29-32页 |
| 7.2 两组观察病例证候积分分析 | 第32-34页 |
| 7.3 两组观察病例疗效分析 | 第34页 |
| 讨论 | 第34-42页 |
| 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1.1 基线分析 | 第34-35页 |
| 1.2 两组观察病例证候积分分析 | 第35页 |
| 1.3 两组观察病例证候积分差值分析 | 第35-36页 |
| 1.4 两组观察病例临床疗效分析 | 第36页 |
| 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36-37页 |
| 2.1 关于基线的讨论 | 第37页 |
| 2.2 结果的讨论 | 第37页 |
| 2.3 脱落及剔除病例的分析 | 第37页 |
| 3. 祛风宁肺散来源及方义 | 第37-40页 |
| 4. 肖和印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案1则 | 第40-41页 |
| 5. 课题存在的不足 | 第41页 |
| 6. 展望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附表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