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前言 | 第13-14页 |
1.2 纳米配位聚合物与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第14-18页 |
1.2.1 NCP与NMOF的合成 | 第15页 |
1.2.2 NCP与NMOF用于癌症的联合治疗 | 第15-18页 |
1.3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 第18-21页 |
1.3.1 SiO_2纳米材料用作载药平台 | 第19页 |
1.3.2 SiO_2纳米材料用于小分子检测 | 第19-20页 |
1.3.3 SiO_2纳米材料用于光动力学治疗 | 第20-21页 |
1.4 上转换纳米颗粒 | 第21-25页 |
1.4.1 UCNPs用于多模成像 | 第22-23页 |
1.4.2 UCNPs用于癌症治疗 | 第23-25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酸响应的纳米配位聚合物用于化疗与T_1-加权磁共振成像 | 第31-50页 |
2.1 前言 | 第31-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2.3 材料合成方法 | 第34-35页 |
2.2.4 药物释放实验 | 第35页 |
2.2.5 细胞培养、活性分析与靶向验证 | 第35-36页 |
2.2.6 材料弛豫率测定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2.3.1 材料表征 | 第37-39页 |
2.3.2 载药与释药表征 | 第39-42页 |
2.3.3 材料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分析 | 第42-43页 |
2.3.4 细胞内荧光成像与化疗效果评估 | 第43-46页 |
2.3.5 材料磁共振成像应用初探讨 | 第46页 |
2.4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三章 大孔硅原位生成MnO_2用于改善乏氧环境中的光动力学治疗以及T_1加权磁共振成像 | 第50-73页 |
3.1 前言 | 第50-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58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3.2.3 材料合成方法 | 第54-55页 |
3.2.4 材料体外生成单线态氧的评估实验 | 第55-56页 |
3.2.5 细胞培养与流式细胞分析 | 第56页 |
3.2.6 细胞活性分析 | 第56-57页 |
3.2.7 细胞共聚焦成像 | 第57页 |
3.2.8 材料弛豫率测定 | 第57-5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0页 |
3.3.1 材料表征 | 第58-63页 |
3.3.2 材料体外生成单线态氧的效果评价 | 第63-64页 |
3.3.3 材料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评估 | 第64-65页 |
3.3.4 材料光动力学治疗效果评估 | 第65-68页 |
3.3.5 材料靶向性分析 | 第68-69页 |
3.3.6 材料磁共振成像应用初探讨 | 第69-70页 |
3.4 结论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四章 UCNPs@MOF结构用于近红外光触发的药物释放和光动力学治疗 | 第73-88页 |
4.1 前言 | 第73-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9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7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5-76页 |
4.2.3 材料合成 | 第76-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4页 |
4.3.1 UCNPs的表征 | 第79-80页 |
4.3.2 有机分子的表征 | 第80-82页 |
4.3.3 UCNPs@MOF的表征 | 第82-83页 |
4.3.4 UCNPs@MOF结构的光控异构初探究 | 第83-84页 |
4.4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