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氧化石墨烯催化性能及其质谱信号增强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2页
    1.1 石墨烯基材料简介第14-25页
        1.1.1 石墨烯基材料的制备第15-18页
            1.1.1.1 石墨烯(Graphene)的制备第16页
            1.1.1.2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第16-17页
            1.1.1.3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制备第17页
            1.1.1.4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Doped G)的制备第17-18页
        1.1.2 石墨烯基材料的表征手段第18-19页
            1.1.2.1 元素分析第18页
            1.1.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18页
            1.1.2.3 红外光谱(FT-IR)第18页
            1.1.2.4 拉曼光谱(Raman)第18-19页
            1.1.2.5 热重分析(TGA)第19页
            1.1.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19页
            1.1.2.7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19页
        1.1.3 石墨烯基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19-25页
            1.1.3.1 石墨烯基材料的活性位点第20-22页
            1.1.3.2 GO和rGO催化液相反应第22-24页
            1.1.3.3 石墨烯基材料液相催化中存在的挑战第24-25页
    1.2 敞开式质谱介绍第25-34页
        1.2.1 常见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第26-30页
            1.2.1.1 电喷雾解析电离(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第26-27页
            1.2.1.2 在线实时分析电离(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第27-28页
            1.2.1.3 纸喷雾(Paper Spray,PS)第28页
            1.2.1.4 低温等离子体(Low Temperature Plasma,LTP)第28-29页
            1.2.1.5 萃取电喷雾电离(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ESI)第29-30页
        1.2.2 敞开式质谱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第30-32页
            1.2.2.1 敞开式质谱捕获反应中间体、研究反应机理第30-31页
            1.2.2.2 敞开式离子化过程中的液滴反应第31-32页
            1.2.2.3 敞开式质谱研究反应的意义第32页
        1.2.3 敞开式质谱在增强质谱信号中的研究第32-34页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第二章 GO在DESI-MS条件下催化芳香醇的傅克烷基化反应第42-78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8页
        2.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43-45页
            2.2.1.1 实验试剂第43-44页
            2.2.1.2 实验仪器第44-45页
        2.2.2 制备GO、rGO、石墨微片第45-46页
            2.2.2.1 GO的合成第45页
            2.2.2.2 rGO的合成第45-46页
            2.2.2.3 石墨微片的制备第46页
        2.2.3 2-苄基-苄醇的有机合成第46页
        2.2.4 实验过程第46-4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8-75页
        2.3.1 石墨烯基材料的表征结果第48-52页
            2.3.1.1 元素分析第48-49页
            2.3.1.2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49-50页
            2.3.1.3 红外光谱(FT-IR)第50页
            2.3.1.4 拉曼光谱(Raman)第50-51页
            2.3.1.5 热重分析(TGA)第51-52页
            2.3.1.6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52页
        2.3.2 2-苄基-苄醇的核磁表征第52-54页
            2.3.2.1 2-苄基-苄醇的氢谱表征第53页
            2.3.2.2 2-苄基-苄醇的碳谱表征第53-54页
        2.3.3 单一芳香醇在空白滤纸下的DESI-MS结果第54-55页
        2.3.4 单一芳香醇在GO基底上的DESI-MS结果第55-58页
            2.3.4.1 苯甲醇、1-苯乙醇、1-苯丙醇、1-苯丁醇、1-苯戊醇、1-苯己醇第55-56页
            2.3.4.2 1-苯戊醇产物相关峰的多级质谱图第56-58页
        2.3.5 GO催化芳香醇分子间傅克烷基化反应机理推测第58-60页
        2.3.6 GO催化混合芳香醇间的傅克烷基化反应第60-62页
            2.3.6.1 1-苯乙醇 & 2,4,6-三甲基-苄醇第60-61页
            2.3.6.2 1-苯乙醇 & 1-苯丁醇第61页
            2.3.6.3 1-苯丙醇 & 1-苯己醇第61-62页
            2.3.6.4 1-萘甲醇 & 1-苯丙醇第62页
        2.3.7 Mn~(2+)、酸度、含氧官能团对GO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2-66页
            2.3.7.1 Mn~(2+)对GO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2.3.7.2 酸度对GO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2.3.7.3 含氧官能团对GO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2.3.8 GO催化芳香醇傅克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研究第66-73页
            2.3.8.1 邻、对位的选择性反应研究第66-67页
            2.3.8.2 苯环不同取代基对α-芳香醇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第67-69页
            2.3.8.3 α-位和非α-位芳香醇傅克烷基化反应第69-70页
            2.3.8.4 位阻效应第70-72页
            2.3.8.5 GO催化1-苯乙醇傅克烷基化反应质谱峰的选择性离子流第72-73页
        2.3.9 芳香醇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之间的傅克烷基化反应第73-74页
        2.3.10 反应条件的研究第74-75页
    2.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三章 GO对DESI-MS的质谱信号增强效应研究第78-94页
    3.1 引言第78-79页
    3.2 实验部分第79-80页
        3.2.1 实验试剂、仪器第79页
        3.2.2 实验过程第79-8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80-89页
        3.3.1 GO对不同化合物的质谱信号增强效应研究第80-81页
        3.3.2 不同浓度2,5-己二酮在空白滤纸和GO基底上的质谱信号强度对比第81-82页
        3.3.3 GO含量对2,5-己二酮质谱信号的影响第82-83页
        3.3.4 GO表面含氧官能团对2,5-己二酮质谱信号的影响第83-85页
        3.3.5 在GO基底上检测席夫碱的合成反应第85-89页
            3.3.5.1 苯胺&对甲基-苯甲醛第85-86页
            3.3.5.2 苄胺&对甲基-苯乙酰第86-88页
            3.3.5.3 GO表面基团在席夫碱合成反应中的作用第88-89页
    3.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附录第96-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及金—银纳米团簇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下一篇:Pt基纳米催化剂上CO电氧化过程的原位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