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ABAQUS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岩体强度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Hoek-Brown准则的屈服面圆化方法及其数值实现 | 第20-37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Hoek-Brown经验公式 | 第21-24页 |
2.2.1 建立在RMR基础上的Hoek-Brown准则 | 第21-23页 |
2.2.2 建立在GSI基础上的Hoek-Brown准则 | 第23-24页 |
2.3 Hoek-Brown准则圆化方法 | 第24-30页 |
2.4 本构积分算法 | 第30-32页 |
2.5 拉应力区域的回映 | 第32-35页 |
2.6 UMAT二次开发 | 第35-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数值算例 | 第37-60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三轴压缩 | 第37-39页 |
3.3 单轴拉伸 | 第39-40页 |
3.4 围压力学响应 | 第40-43页 |
3.5 群桩模型 | 第43-54页 |
3.5.1 水平承载力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3.5.2 与等效Mohr-Coulomb方法对比分析 | 第46-54页 |
3.6 隧道开挖空间效应 | 第54-59页 |
3.6.1 掘进率影响 | 第55-56页 |
3.6.2 侧压力系数影响 | 第56-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Hoek-Brown准则参数选取及敏感性分析 | 第60-75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Hoek-Brown准则参数获取 | 第60-63页 |
4.2.1 Hoek-Brown岩石参数m_i取值 | 第61-62页 |
4.2.2 Hoek-Brown岩体参数GSI取值 | 第62-63页 |
4.2.3 岩体变形模量E_(rm)与泊松比v取值 | 第63页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概述 | 第63-65页 |
4.4 基于非参数统计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4.4.1 拉丁超立方抽样 | 第65页 |
4.4.2 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4.5 敏感性分析数值实现 | 第66-67页 |
4.6 基于围岩变形的Hoek-Brown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7-73页 |
4.6.1 计算模型和参数 | 第68-70页 |
4.6.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Hoek-Brown准则强度折减技术及应用 | 第75-91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等效Mohr-Coulomb准则强度折减技术 | 第75-77页 |
5.3 Hoek-Brown准则强度折减技术 | 第77-80页 |
5.4 边坡算例 | 第80-83页 |
5.5 与等效Mohr-Coulomb强度折减技术对比分析 | 第83-86页 |
5.6 在地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尝试 | 第86-8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1. 结论 | 第91-92页 |
2.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录 | 第102-111页 |
附录一: Hoek-Brown屈服函数一阶导 | 第102-105页 |
附录二: Hoek-Brown塑形势函数二阶导 | 第105-111页 |
个人简历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