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

财政分权对非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论第11-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际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22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8-21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1-22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2-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4.2 研究方法第23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3-25页
    1.6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第25-26页
        1.6.1 论文的重点、难点第25页
        1.6.2 可能的创新第25页
        1.6.3 不足之处第25-26页
2 财政分权和非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6-30页
    2.1 相关概念第26-28页
        2.1.1 财政分权第26页
        2.1.2 转移支付第26-27页
        2.1.3 非经济性公共产品第27-28页
    2.2 理论基础第28-30页
        2.2.1 公共财政理论第28-29页
        2.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29-30页
3 财政分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影响的机理分析第30-36页
    3.1 萨缪尔森条件下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理论模型第30-32页
    3.2 财政分权影响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传导机理分析第32-33页
    3.3 转移支付影响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传导机理分析第33页
    3.4 传导机理的进一步分析第33-36页
        3.4.1 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与集聚经济第33-34页
        3.4.2 城镇化背景下的传导机理第34-36页
4 我国财政分权和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分析第36-44页
    4.1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内容第36-38页
    4.2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第38-39页
    4.3 我国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分析第39-44页
        4.3.1 基础教育水平分析第39-40页
        4.3.2 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分析第40-42页
        4.3.3 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分析第42-44页
5 财政分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第44-71页
    5.1 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第44-47页
    5.2 财政分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动态效应分析第47-58页
        5.2.1 模型设定和估计第47-53页
        5.2.2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53-58页
    5.3 财政分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门槛效应分析第58-71页
        5.3.1 模型设定第58-59页
        5.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第59-71页
6 结论与启示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对政府的启示和政策建议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材的振动压边拉深成形分析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