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6-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33页 |
2.1 H银行概况 | 第22-23页 |
2.2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 第23-28页 |
2.2.1 预算管理内容 | 第23页 |
2.2.2 预算管理组织 | 第23-24页 |
2.2.3 预算管理方法 | 第24-25页 |
2.2.4 预算管理指标 | 第25-27页 |
2.2.5 预算管理监控考核 | 第27-28页 |
2.3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2.3.1 预算组织体系不完善 | 第28页 |
2.3.2 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低下 | 第28-29页 |
2.3.3 预算执行控制不足 | 第29页 |
2.3.4 预算目标确定的预算松弛 | 第29页 |
2.3.5 预算考评的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29-30页 |
2.4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成因 | 第30-33页 |
2.4.1 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 第30页 |
2.4.2 预算编制方法过于主观化 | 第30-31页 |
2.4.3 预算控制滞后 | 第31页 |
2.4.4 预算考核与绩效考核联系不够紧密 | 第31-33页 |
3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33-46页 |
3.1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目标 | 第33-34页 |
3.2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 第34-35页 |
3.2.1 贯彻发展战略原则 | 第34页 |
3.2.2 增加银行价值原则 | 第34页 |
3.2.3 稳健审慎原则 | 第34页 |
3.2.4 权责利对等原则 | 第34-35页 |
3.3 全面预算编制 | 第35-40页 |
3.3.1 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 第35页 |
3.3.2 合理确定全面预算指标 | 第35-36页 |
3.3.3 改善预算编制方法 | 第36-40页 |
3.4 全面预算执行 | 第40-43页 |
3.4.1 采用上下结合的编制流程 | 第40-41页 |
3.4.2 提高预算管理的监控水平 | 第41-42页 |
3.4.3 完善资源分配挂钩机制 | 第42-43页 |
3.5 全面预算考评 | 第43-46页 |
3.5.1 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 第43页 |
3.5.2 优化预算考核指标 | 第43-45页 |
3.5.3 强化预算的绩效考评 | 第45-46页 |
4 H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第46-50页 |
4.1 强化预算的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4.1.1 提高全员预算意识 | 第46页 |
4.1.2 提升预算管理的人员素质 | 第46-47页 |
4.1.3 加强预算信息系统的技术改进 | 第47页 |
4.2 加强预算管理执行监控 | 第47-50页 |
4.2.1 完善预算管理过程控制 | 第47页 |
4.2.2 加强预算管理的审批权限管理 | 第47-48页 |
4.2.3 完善预算的调整过程控制 | 第48页 |
4.2.4 强化预算考评的指标体系 | 第48页 |
4.2.5 实施考核奖励政策 | 第48-49页 |
4.2.6 努力实现预算管理的技术支持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