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挤压成型2A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铝合金的特点及分类第9页
        1.1.1 铝合金的特点第9页
        1.1.2 铝合金的分类第9页
    1.2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工艺第9-13页
        1.2.1 硫酸硬质阳极氧化第10-11页
        1.2.2 草酸硬质阳极氧化第11-12页
        1.2.3 混合酸硬质阳极氧化第12-13页
    1.3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特点及应用第13页
        1.3.1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特点第13页
        1.3.2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应用第13页
    1.4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成膜机理与结构研究第13-15页
        1.4.1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成膜机理研究第13-14页
        1.4.2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结构研究第14-15页
    1.5 2A12铝合金阳极氧化研究现状及成型工艺研究第15-18页
        1.5.1 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2 成型工艺研究第16-18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8-20页
        1.6.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6.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第20-28页
    2.1 实验药品、仪器及材料第20-22页
        2.1.1 实验药品第20-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1.3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工艺流程第22-24页
        2.2.1 工艺流程第22页
        2.2.2 主要工序说明第22-24页
    2.3 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制备第24-25页
        2.3.1 实验装置第24页
        2.3.2 实验设计第24-25页
    2.4 膜层性能检测及表征方法第25-28页
        2.4.1 厚度、硬度及粗糙度检测第25页
        2.4.2 耐蚀性检测第25-26页
        2.4.3 摩擦磨损检测第26页
        2.4.4 金相组织分析第26-27页
        2.4.5 微观形貌分析第27-28页
第3章 两种成型工艺2A12铝合金氧化膜性能对比研究第28-36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基材腐蚀形貌及成分分析第28-31页
        3.2.1 基材表面腐蚀形貌第28-29页
        3.2.2 成分分析第29-31页
        3.2.3 基材截面腐蚀形貌第31页
    3.3 氧化膜微观形貌分析第31-32页
    3.4 膜厚、硬度及粗糙度分析第32-33页
    3.5 摩擦磨损分析第33-34页
    3.6 Tafel曲线分析第34-35页
    3.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电解液成分及工艺参数的研究第36-48页
    4.1 前言第36页
    4.2 电解液成分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36-41页
        4.2.1 硫酸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4.2.2 草酸对氧化电压的影响第37-38页
        4.2.3 草酸对氧化膜厚度、硬度及粗糙度的影响第38-39页
        4.2.4 酒石酸对氧化电压的影响第39-40页
        4.2.5 酒石酸浓度对氧化膜厚度、硬度及粗糙度的影响第40-41页
    4.3 单一硫酸体系与混合酸体系下制备的氧化膜性能对比第41-43页
        4.3.1 厚度、硬度及粗糙度分析第41-42页
        4.3.2 摩擦磨损分析第42页
        4.3.3 Tafel极化曲线分析第42-43页
    4.4 工艺参数对挤压成型2A12铝合金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43-46页
        4.4.1 占空比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44页
        4.4.2 电源频率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4.4.3 电流密度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前处理固溶温度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48-56页
    5.1 前言第48页
    5.2 固溶温度对基材金相组织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5.3 固溶温度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第49-55页
        5.3.1 微观形貌分析第49-50页
        5.3.2 膜厚、硬度及粗糙度分析第50-52页
        5.3.3 Tafel极化曲线分析第52-54页
        5.3.4 摩擦磨损分析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2-63页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发射信号同步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下一篇:某型无人机起落架的声发射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