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川峡四路科举人才的分布--以《宋登科记考》为中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7-8页 |
1.选题缘由 | 第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学术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8-11页 |
1.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2.研究述评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历史文献法 | 第11页 |
2.考据法和计量史学法 | 第11页 |
3.历史比较法 | 第11-12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宋代“川峡四路”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科举人才”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一、川峡四路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其影响 | 第14-22页 |
(一)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 第14-18页 |
1.考试程序进一步完善 | 第14-15页 |
2.考试时间的进一步完善 | 第15-17页 |
3.选拔项目的进一步完善 | 第17-18页 |
(二)科举制度完善对川峡四路的影响 | 第18-21页 |
1.人才数量大幅度增长 | 第18-19页 |
2.拥有较高的科举地位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二、川峡四路科举人才的时间分布研究 | 第22-41页 |
(一)北宋时期科举人才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 第22-32页 |
1.人才分布呈马鞍状 | 第22-30页 |
2.人才呈马鞍状分布的原因 | 第30-32页 |
(二)南宋时期科举人才分布特点及原因 | 第32-40页 |
1.人才分呈首高尾低态势 | 第32-37页 |
2.人才呈首高尾低分布的原因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三、川峡四路科举人才的空间分布研究 | 第41-69页 |
(一)宋代川峡四路各路人才分布特点及原因 | 第42-47页 |
1.人才分布呈现出超越性 | 第42-44页 |
2.人才分布呈现出超越性的原因 | 第44-47页 |
(二)宋代川峡四路各州县人才分布特点及原因 | 第47-68页 |
1.人才分布呈集中性 | 第47-54页 |
2.各州县人才分布呈集中分布的原因 | 第54-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一 | 第76-102页 |
附录二 | 第102-148页 |
后记 | 第148-1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9-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