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1-15页 |
1.2.1 单一技术思路 | 第11-13页 |
1.2.2 新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思路 | 第13-15页 |
1.3 新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全工况运行问题初步分析 | 第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新型热电联产梯级供热系统模型构建 | 第17-24页 |
2.1 新型多热源梯级供热系统的提出 | 第17-18页 |
2.2 新系统供热特性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8-23页 |
2.2.1 热网部分 | 第18-19页 |
2.2.2 热源部分 | 第19-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新系统全工况运行分析 | 第24-30页 |
3.1 热网参数变化规律 | 第24-26页 |
3.1.1 热网子站处一次侧参数分析 | 第24-25页 |
3.1.2 电厂处一次网参数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3.2 机组供热量构成全工况变化规律 | 第26-27页 |
3.3 新系统全工况运行问题分析 | 第27-29页 |
3.3.1 系统综合能效降低 | 第27-28页 |
3.3.2 空冷凝汽器运行安全受影响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新系统全工况运行优化 | 第30-44页 |
4.1 新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综合能效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4.1.1 热源供热等效电 | 第30-31页 |
4.1.2 供热等效电影响因素 | 第31页 |
4.2 机组背压调整优化运行思路 | 第31-39页 |
4.2.1 系统综合能效分析 | 第35-36页 |
4.2.2 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36-39页 |
4.3 多机组联合运行优化思路 | 第39-43页 |
4.3.1 系统集成改进 | 第39-41页 |
4.3.2 多机组联合运行优化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 第44-53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44-46页 |
5.1.1 电厂概况 | 第44页 |
5.1.2 热网及子站概况 | 第44-45页 |
5.1.3 现有供热系统概况 | 第45-46页 |
5.2 系统集成改进与优化运行方案 | 第46-49页 |
5.2.1 系统集成改进方案 | 第46-47页 |
5.2.2 多机组联合优化运行方案 | 第47-49页 |
5.3 节能性对比分析 | 第49页 |
5.4 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49-52页 |
5.4.1 投资成本 | 第49-50页 |
5.4.2 能源成本 | 第50-51页 |
5.4.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