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行政程序轻微违法司法认定状态的分析 | 第12-17页 |
一、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的表现样态 | 第12-16页 |
(一)行政程序轻微违法情形统计 | 第13-14页 |
(二)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的类型 | 第14-16页 |
二、行政程序轻微违法裁判论理统计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的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7-27页 |
一、对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的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一)法院对“轻微违法”之同案异判 | 第18-19页 |
(二)未与程序重大违法区分开来 | 第19-21页 |
(三)沿用修订前“程序瑕疵”的表述 | 第21-23页 |
(四)对利益的衡量不周全 | 第23-24页 |
二、行政程序轻微违法司法认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一)违法程度的认定标准不一 | 第24-25页 |
(二)程序价值的忽视 | 第25-26页 |
(三)司法认定中的价值偏离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行政程序轻微违法司法认定制度的完善 | 第27-34页 |
一、统一裁判尺度和认定方式 | 第27-29页 |
(一)统一裁判尺度和表述方式 | 第27-28页 |
(二)统一权利认定方式 | 第28-29页 |
二、司法建议的反馈机制构建 | 第29-30页 |
(一)完善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 | 第30页 |
(二)纳入行政机关考核指标 | 第30页 |
三、构建程序轻微违法的补正制度 | 第30-34页 |
(一)程序轻微违法的补正范围 | 第31-32页 |
(二)程序轻微违法的补正主体 | 第32页 |
(三)程序轻微违法的补正时机 | 第32-33页 |
(四)程序轻微违法的补正效果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