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微孔沸石分子筛应用的局限性 | 第11-12页 |
1.3 有序介孔分子筛在催化反应中的优缺点 | 第12-13页 |
1.4 多级孔道沸石分子筛 | 第13-18页 |
1.4.1 发展现状与合成方法 | 第13-16页 |
1.4.2 硅烷化有机物 | 第16-18页 |
1.4.3 催化作用 | 第18页 |
1.5 软模板法合成介孔沸石分子筛简介 | 第18-23页 |
1.5.1 合成路线 | 第19-20页 |
1.5.2 软模板剂的作用 | 第20-21页 |
1.5.3 软模板剂结构、链长与介孔沸石分子筛的关系 | 第21-23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合成路线的确定 | 第24-26页 |
2.1 对甲苯磺酸酯的合成 | 第25页 |
2.2 中间体N,N-二甲基双十二烷氧丙胺的合成 | 第25页 |
2.3 烷基季铵盐的合成 | 第25-26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6-37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6-27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3.2 以十二醇为原料的季铵盐软模板剂的合成 | 第27-29页 |
3.2.1 十二烷基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 第27-28页 |
3.2.2 中间体N,N-二甲基双十二烷氧丙胺的合成 | 第28页 |
3.2.3 目标产物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合成 | 第28-29页 |
3.3 以十四醇为原料的季铵盐软模板剂的合成 | 第29-31页 |
3.3.1 十四烷基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 第29页 |
3.3.2 中间体N,N-二甲基双十四烷氧丙胺的合成 | 第29-30页 |
3.3.3 目标产物十四烷基季铵盐的合成 | 第30-31页 |
3.4 以十六醇为原料的季铵盐软模板剂的合成 | 第31-32页 |
3.4.1 十六烷基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 第31页 |
3.4.2 中间体N,N-二甲基双十六烷氧丙胺的合成 | 第31-32页 |
3.4.3 目标产物十六烷基季铵盐的合成 | 第32页 |
3.5 以十八醇为原料的季铵盐软模板剂的合成 | 第32-34页 |
3.5.1 十八烷基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 第32-33页 |
3.5.2 中间体N,N-二甲基双十八烷氧丙胺的合成 | 第33页 |
3.5.3 目标产物十八烷基季铵盐的合成 | 第33-34页 |
3.6 目标产物3a-d的表面张力测定 | 第34-37页 |
3.6.1 CTAB的表面张力测定步骤 | 第34页 |
3.6.2 十二烷基季铵盐3a的表面张力测定步骤 | 第34-35页 |
3.6.3 十四烷基季铵盐3b的表面张力测定步骤 | 第35页 |
3.6.4 十六烷基季铵盐3c的表面张力测定步骤 | 第35-36页 |
3.6.5 十八烷基季铵盐3d的表面张力测定步骤 | 第36-37页 |
第4章 软模板剂合成的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4.1 影响对甲苯磺酸酯合成的因素及结果讨论 | 第37-38页 |
4.2 影响中间体N,N-二甲基双烷氧丙胺合成的因素及结果讨论 | 第38-41页 |
4.3 影响季铵盐3a-d合成的因素及结果讨论 | 第41-43页 |
4.4 季铵盐3a-d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 第43-45页 |
第5章 分子筛制备探索 | 第45-51页 |
5.1 分子筛制备方案 | 第45-46页 |
5.1.1 多级孔道沸石分子筛4a的合成 | 第45页 |
5.1.2 介孔分子筛(MCM-48) 4b的合成 | 第45页 |
5.1.3 介孔分子筛(MCM-41) 4c的合成 | 第45-46页 |
5.2 上述分子筛的XRD表征 | 第46-48页 |
5.3 上述分子筛的SEM表征 | 第48页 |
5.4 上述分子筛的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 | 第48-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已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