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的时空优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6页 |
1.1.1 帕金森及深度脑刺激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1.2 深度脑刺激时间优化的现状 | 第12-14页 |
1.1.3 深度脑刺激空间优化的现状 | 第14-16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 主要贡献 | 第17页 |
1.4 内容安排 | 第17-20页 |
第2章 深度脑刺激作用下脑组织电场分析 | 第20-32页 |
2.1 电场分析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1 脑组织电场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2.1.2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2.2 深度脑刺激电场的分析 | 第22-26页 |
2.2.1 深度脑刺激电极的介绍 | 第22-24页 |
2.2.2 深度脑刺激电极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2.2.3 设定材料参数以及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2.3 深部脑刺激下组织内电场空间分布 | 第26-30页 |
2.3.1 单电极刺激模式下组织内电场空间分布 | 第26-28页 |
2.3.2 双电极刺激模式下组织内电场空间分布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深度脑刺激的刺激脉冲优化 | 第32-44页 |
3.1 深度脑刺激模型的构建 | 第32-36页 |
3.1.1 神经元模型 | 第32-34页 |
3.1.2 刺激脉冲的构建 | 第34-35页 |
3.1.3 刺激靶位的空间模型 | 第35-36页 |
3.2 深度脑刺激下神经元放电情况 | 第36-39页 |
3.2.1 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隔 | 第36-37页 |
3.2.2 峰峰间隔的标准差 | 第37-38页 |
3.2.3 神经元放电频率 | 第38-39页 |
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刺激参数选择优化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的设计与分析 | 第44-56页 |
4.1 目前深度脑刺激应用的问题与尝试 | 第44-46页 |
4.1.1 深度脑刺激应用的问题 | 第44-45页 |
4.1.2 深度脑刺激电极设计的尝试 | 第45-46页 |
4.2 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模型 | 第46-49页 |
4.2.1 径向分段的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 | 第46-48页 |
4.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8页 |
4.2.3 活化区域的界定 | 第48-49页 |
4.3 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的电场分析 | 第49-52页 |
4.3.1 电极阵列产生电场分布 | 第49-50页 |
4.3.2 与传统电极活化区域的比较 | 第50-51页 |
4.3.3 电极阵列多触点形成活化区域 | 第51-52页 |
4.4 电极阵列的有效性验证 | 第52-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