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剡县僧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选题之缘起 | 第9页 |
1.2 研究范围之界定 | 第9-11页 |
1.3 研究简史之回顾 | 第11-13页 |
1.4 研究价值与方法 | 第13-17页 |
2 剡县地理历史与人文环境 | 第17-33页 |
2.1 剡县地理演变 | 第17-19页 |
2.1.1 会稽的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2.1.2 剡县的地理演变 | 第18-19页 |
2.2 剡县之山川风物 | 第19-21页 |
2.3 剡县名人名士及遗迹 | 第21-30页 |
2.4 剡县的宗教环境 | 第30-33页 |
3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考论 | 第33-63页 |
3.1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行迹考 | 第33-50页 |
3.1.1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的认定 | 第33-34页 |
3.1.2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生平考论 | 第34-45页 |
3.1.3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建寺考述 | 第45-50页 |
3.2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论著考 | 第50-52页 |
3.3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师承考 | 第52-58页 |
3.4 东晋南朝剡县僧人佛学思想 | 第58-63页 |
4 东晋南朝剡县僧团的形成 | 第63-71页 |
4.1 两晋及十六国时期主要僧团及特点认定 | 第63-67页 |
4.2 东晋南朝剡县僧团形成 | 第67-71页 |
5 剡县僧人、僧团与东晋南朝的思想论争 | 第71-87页 |
5.1 僧人之间交往梳理 | 第71-75页 |
5.2 僧人与朝廷关系梳理 | 第75-80页 |
5.3 剡县僧人与名士的交往与东晋南朝思想论争 | 第80-87页 |
6 剡县僧人与佛教东西传播 | 第87-93页 |
6.1 由西渐东的师承关系 | 第87-88页 |
6.2 西域僧人与中土僧人的交往 | 第88-89页 |
6.3 西域僧人入剡 | 第89-90页 |
6.4 剡县僧人西行 | 第90-93页 |
7 结语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1页 |
附录 | 第111-116页 |
A.东晋南朝剡县三十三僧史料出处简表 | 第111-116页 |
B.作者在读研期间成果目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