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痢疾志贺氏菌及其耐药性简介 | 第9-10页 |
1.1.1 痢疾志贺氏菌 | 第9页 |
1.1.2 痢疾志贺氏菌耐药性 | 第9-10页 |
1.2 志贺氏疫苗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1 传统疫苗 | 第10页 |
1.2.2 糖类疫苗 | 第10-12页 |
1.2.3 志贺氏疫苗 | 第12页 |
1.3 糖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12-16页 |
1.3.1 常见的糖类物质 | 第12-13页 |
1.3.2 常见的保护基 | 第13-14页 |
1.3.3 糖基化反应 | 第14-16页 |
1.3.3.1 端基效应 | 第14-15页 |
1.3.3.2 邻基参与效应 | 第15页 |
1.3.3.2 β-葡萄糖苷C-2位羟基翻转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1.4.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7-51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17页 |
2.2 合成方法 | 第17-5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1-65页 |
3.1 痢疾志贺氏菌10型O-抗原四糖的逆合成分析 | 第51-59页 |
3.1.1 单糖砌块12的设计合成 | 第52-53页 |
3.1.2 单糖砌块32的设计合成 | 第53-55页 |
3.1.3 二糖砌块41的设计合成 | 第55-56页 |
3.1.4 单糖砌块51的设计合成 | 第56页 |
3.1.5 单糖砌块57和61的设计合成 | 第56-57页 |
3.1.6 二糖化合物62和63的设计合成 | 第57-58页 |
3.1.7 单糖化合物65和二糖化合物69的设计合成 | 第58-59页 |
3.2 优化路线的逆合成分析1 | 第59-60页 |
3.2.1 单糖砌块73和77的设计合成 | 第59-60页 |
3.2.2 二糖砌块78的设计合成 | 第60页 |
3.3 优化路线的逆合成分析2 | 第60-62页 |
3.3.1 三糖化合物82的设计合成 | 第61-62页 |
3.3.2 四糖化合物95的设计合成 | 第62页 |
3.4 优化路线的逆合成分析3 | 第62-65页 |
3.4.1 单糖砌块86的设计合成 | 第63页 |
3.4.2 二糖转位化合物供体93及四糖化合物94的设计合成 | 第63-65页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A:核磁图谱 | 第70-132页 |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