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温室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温室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22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8页 |
2.3 相关现场总线 | 第18-20页 |
2.3.1 RS-485总线 | 第18-19页 |
2.3.2 I2C总线 | 第19-20页 |
2.4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灌溉量模型 | 第22-28页 |
3.1 蒸散量模型 | 第22-25页 |
3.1.1 作物蒸散量的测量方法及特点 | 第22-23页 |
3.1.2 作物蒸散量的计算方法及特点 | 第23-25页 |
3.2 Penman-Monteith方程 | 第25-27页 |
3.2.1 Penman-Monteith方程原理 | 第25-26页 |
3.2.2 温室内Penman-Monteith方程的修正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42页 |
4.1 灌溉控制器的设计 | 第28-36页 |
4.1.1 单片机的选择 | 第28-29页 |
4.1.2 灌溉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第29-30页 |
4.1.3 STM32最小系统 | 第30-31页 |
4.1.4 电源模块 | 第31-32页 |
4.1.5 变频控制器 | 第32页 |
4.1.6 温室内电气控制柜 | 第32-33页 |
4.1.7 GSM模块 | 第33-34页 |
4.1.8 SD存储模块及时钟模块 | 第34-35页 |
4.1.9 通讯模块 | 第35-36页 |
4.2 数据采集器设计 | 第36-41页 |
4.2.1 数据采集的总体设计 | 第36页 |
4.2.2 数据采集器的电源模块 | 第36-37页 |
4.2.3 显示模块 | 第37-38页 |
4.2.4 传感器的选型 | 第38-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2-54页 |
5.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第42页 |
5.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2-43页 |
5.3 信息采集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43-47页 |
5.3.1 环境温湿度采集模块 | 第43-45页 |
5.3.2 土壤湿度采集模块 | 第45-46页 |
5.3.3 光照度采集模块 | 第46-47页 |
5.4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 第47页 |
5.5 定时中断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5.6 SD卡存储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8页 |
5.7 GSM模块软件设计 | 第48-50页 |
5.8 系统通讯软件设计 | 第50-52页 |
5.8.1 RS-485通讯 | 第50页 |
5.8.2 Modbus通讯协议 | 第50-52页 |
5.9 上位机软件界面 | 第52-53页 |
5.10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54-61页 |
6.1 灌溉控制器测试 | 第54-55页 |
6.2 数据采集器测试 | 第55-56页 |
6.3 无线数据通信模块测试 | 第56-57页 |
6.4 系统综合测试 | 第57-58页 |
6.5 测试结果验证 | 第58-60页 |
6.5.1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6.5.2 番茄在不同生育期蒸腾量的日变化 | 第59-60页 |
6.5.3 滴灌时间和灌溉量的分析 | 第6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总结 | 第61页 |
7.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