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至10世纪敦煌地区须弥山图像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绪言 | 第7-11页 |
| 一、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二、选题缘起 | 第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佛教世界观 | 第11-17页 |
| 第一节 古印度的轮回思想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佛教经典中的须弥山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须弥山图像概述 | 第13-17页 |
| (一)佛教雕塑中的须弥山 | 第13-16页 |
| (二)佛教壁画中的须弥山图像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敦煌经变画中的须弥山 | 第17-34页 |
| 第一节 敦煌维摩诘经变中的须弥山 | 第17-20页 |
| 第二节 华严经中的须弥山 | 第20-25页 |
| (一)敦煌华严经变中的须弥山 | 第20-22页 |
| (二)敦煌卢舍那法界图像中的须弥山 | 第22-25页 |
| 第三节 敦煌其他经变中的须弥山 | 第25-32页 |
| (一)弥勒经变 | 第25-27页 |
| (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 第27-28页 |
| (三)千手千钵文殊变 | 第28-30页 |
| (四)释迦曼荼罗 | 第30-31页 |
| (五)法华经变 | 第31-32页 |
| 第四节 类须弥山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敦煌须弥山图式的构成元素 | 第34-51页 |
| 第一节 龙 | 第34-45页 |
| (一)那伽 | 第35-39页 |
| (二)人首龙王——伏羲女娲图像的影响 | 第39-45页 |
| 第二节 阿修罗 | 第45-47页 |
| 第三节 日月、四天王、摩羯鱼 | 第47-51页 |
| (一)日月 | 第47-48页 |
| (二)四天王 | 第48-49页 |
| (三)摩羯鱼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须弥山图像样式研究 | 第51-67页 |
| 第一节 莫高窟西魏249窟须弥山样式考 | 第51-56页 |
| 第二节 山上世界 | 第56-62页 |
| (一)由须弥山对云冈第10窟主题的探讨 | 第56-61页 |
| (二)由须弥山对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尊格的猜想 | 第61-62页 |
| 第三节 昆仑山与须弥山 | 第62-67页 |
| 结语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图片总录 | 第73-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