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进展第11-12页
        1.1.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1.2 国外调查现状第12页
    1.2 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评价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野生植物群落优化推荐研究进展第14页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4-17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第17-35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7-18页
        2.1.1 地理位置第17页
        2.1.2 地形地貌第17页
        2.1.3 气候水文第17页
        2.1.4 植被类型第17-18页
    2.2 调查时间与范围第18页
    2.3 调查方法与内容第18-19页
        2.3.1 线路调查第18-19页
        2.3.2 样方调查第19页
        2.3.3 室内鉴定和数据处理第19页
    2.4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分析第19-21页
    2.5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第21-34页
        2.5.1 植物科系分析第21-22页
        2.5.2 植物属系分析第22-23页
        2.5.3 生活型分析第23页
        2.5.4 观赏型分析第23-27页
        2.5.5 应用型分析第27-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木本植物开发利用价值评价第35-48页
    3.1 评价对象的确定第35页
    3.2 评价体系的建立第35-41页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36页
        3.2.2 指标的选取原则和评价依据第36页
        3.2.3 评分标准的确定第36-37页
        3.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第37-41页
    3.3 评价结果分析第41-45页
    3.4 优秀观赏植物推荐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群落调查研究第48-73页
    4.1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第48-52页
        4.1.1 样方设置第48-49页
        4.1.2 群落层次划分及测定因子第49-50页
        4.1.3 分析内容与方法第50-52页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2-72页
        4.2.1 长寿村第52-58页
        4.2.2 七步沟第58-61页
        4.2.3 朝阳沟第61-66页
        4.2.4 梁沟第66-72页
    4.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群落优化、推荐与应用第73-79页
    5.1 研究内容第73页
    5.2 野生植物群落优化依据第73-74页
    5.3 野生植物群落优化分析第74-77页
        5.3.1 长寿村植物群落优化分析第74-75页
        5.3.2 七步沟植物群落优化分析第75页
        5.3.3 朝阳沟植物群落优化分析第75-76页
        5.3.4 梁沟植物群落优化分析第76-77页
    5.4 野生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及应用对象第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全文总结第79-82页
    全文结论第79-80页
    文章的创新点第80-81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附图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调查样方分布图第88-90页
附录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统计表第90-95页
作者简介第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者简介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榆林市榆阳区沙芥病虫害调查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下一篇: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草莓生长环境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