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厂房大体积混凝土的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内容 | 第12-13页 |
2 有限元分析及疲劳相关理论 | 第13-30页 |
2.1 动力学分析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1.1 模态分析 | 第13页 |
2.1.2 时程分析 | 第13-14页 |
2.2 材料本构关系 | 第14-15页 |
2.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14页 |
2.2.2 混凝土疲劳本构关系 | 第14页 |
2.2.3 钢筋本构关系 | 第14-15页 |
2.3 有限元模型单元选择 | 第15-22页 |
2.3.1 混凝土模型 | 第15-21页 |
2.3.2 钢筋模型 | 第21-22页 |
2.3.3 混凝土裂缝模型 | 第22页 |
2.4 疲劳相关理论 | 第22-29页 |
2.4.1 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4.2 雨流计数法 | 第23-24页 |
2.4.3 疲劳性能数据的最佳直线拟合 | 第24-27页 |
2.4.4 S-N曲线的选取 | 第27-28页 |
2.4.5 Miner准则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机墩结构疲劳分析 | 第30-41页 |
3.1 有限元模型及混凝土参数 | 第30-31页 |
3.1.1 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3.1.2 混凝土参数 | 第31页 |
3.2 机组振源频率 | 第31页 |
3.2.1 转频振动频率 | 第31页 |
3.2.2 极频振动频率 | 第31页 |
3.3 机墩自振频率 | 第31-33页 |
3.4 静力计算 | 第33-34页 |
3.4.1 计算荷载 | 第33页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5 动力计算 | 第34-35页 |
3.5.1 计算所选频率 | 第34-35页 |
3.5.2 典型结点选择 | 第35页 |
3.6 疲劳分析计算结果 | 第35-39页 |
3.6.1 时程及雨流计数法处理结果 | 第35-38页 |
3.6.2 疲劳结果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蜗壳结构疲劳分析 | 第41-64页 |
4.1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41-44页 |
4.1.1 有限元模型 | 第41页 |
4.1.2 计算参数 | 第41-42页 |
4.1.3 自振频率 | 第42-43页 |
4.1.4 计算荷载 | 第43-44页 |
4.1.5 研究方法 | 第44页 |
4.2 素混凝土静力线性计算 | 第44-45页 |
4.2.1 计算荷载 | 第44页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3 钢筋混凝土静力非线性计算 | 第45-55页 |
4.3.1 配筋方案 | 第46页 |
4.3.2 计算荷载 | 第46页 |
4.3.3 非线性参数 | 第46-47页 |
4.3.4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4.3.5 裂缝分布 | 第52-53页 |
4.3.6 典型结点选择 | 第53-55页 |
4.4 钢筋混凝土动力计算 | 第55-62页 |
4.4.1 时程及雨流计数法处理结果 | 第55-59页 |
4.4.2 疲劳结果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