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凹陷致密储层裂缝类型和成因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致密储层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储层裂缝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第9-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技术思路 | 第10-11页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11-13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9页 |
2.1 构造特征 | 第13-14页 |
2.2 储层特征 | 第14-19页 |
2.2.1 储层沉积特征 | 第15-16页 |
2.2.2 储层岩石类型 | 第16页 |
2.2.3 储层脆性特征 | 第16-17页 |
2.2.4 储集空间类型 | 第17-19页 |
第3章 致密储层裂缝特征描述及测井识别 | 第19-33页 |
3.1 裂缝特征 | 第19-23页 |
3.1.1 野外露头裂缝特征 | 第19-20页 |
3.1.2 岩心裂缝特征 | 第20-22页 |
3.1.3 微观裂缝特征 | 第22-23页 |
3.2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 第23-25页 |
3.3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 | 第25-27页 |
3.4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模型 | 第27-33页 |
3.4.1 交会图分析 | 第27-28页 |
3.4.2 BP网络神经法 | 第28-30页 |
3.4.3 逐步判别分析 | 第30-33页 |
第4章 致密储层裂缝成因机制 | 第33-44页 |
4.1 致密储层裂缝期次划分 | 第33-37页 |
4.1.1 致密储层裂缝切割关系分析 | 第33-34页 |
4.1.2 声发射实验分析 | 第34-35页 |
4.1.3 碳氧同位素特征 | 第35-36页 |
4.1.4 锶同位素特征 | 第36-37页 |
4.2 构造缝成因机制 | 第37-40页 |
4.3 非构造缝成因机理 | 第40-44页 |
4.3.1 成岩裂缝成因机理 | 第40-41页 |
4.3.2 生烃排酸类成因机理 | 第41-44页 |
第5章 裂缝分形评价和预测 | 第44-49页 |
5.1 裂缝分形评价 | 第44-45页 |
5.2 裂缝发育有利区预测 | 第45-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A BP网络神经系统学习结果 | 第56-58页 |
附录B BP网络神经系统预测结果 | 第58-61页 |
附录C 逐步判别法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附录D 裂缝分形维数线性回归分析图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