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地方特色资源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以潜山县官庄镇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1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页
        1.1.1 乡村旅游规划相关概念第15页
        1.1.2 旅游资源相关概念第15页
    1.2 关联理论第15-17页
        1.2.1 乡村旅游关联理论第16-17页
        1.2.2 旅游资源开发关联理论第17页
    1.3 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的关系第1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4.1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发展现状第17-19页
        1.4.2 国外旅游规划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第20-21页
第二章 引言第21-25页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2.1.1 研究的目的第21页
        2.1.2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2.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3 研究方法第23-24页
    2.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三章 官庄镇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质量评价分析第25-41页
    3.1 官庄镇旅游资源概况第25-34页
        3.1.1 区位条件第25-26页
        3.1.2 旅游环境第26-27页
        3.1.3 旅游条件第27-29页
        3.1.4 客源条件第29-32页
        3.1.5 旅游资源价值与特征第32-34页
    3.2 官庄镇旅游资源状况总结第34页
    3.3 官庄镇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第34-41页
        3.3.1 建立评价指标集第35-38页
        3.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38-39页
        3.3.3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第39-41页
第四章 官庄镇特色资源开发下旅游规划战略与目标定位第41-44页
    4.1 官庄镇旅游规划旅游战略第41页
    4.2 旅游发展总体定位第41-42页
        4.2.1 战略定位第41页
        4.2.2 主题定位第41-42页
    4.3 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第42-44页
        4.3.1 总体目标第42-43页
        4.3.2 社会经济目标第43页
        4.3.3 文化环境目标第43-44页
第五章 官庄镇旅游规划与特色资源开发第44-58页
    5.1 官庄镇旅游发展总体框架第44页
    5.2 官庄镇旅游规划主体功能分区第44-46页
        5.2.1 生态休闲风情小镇旅游片区第45页
        5.2.2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片区第45-46页
        5.2.3 下浒山水库观光区第46页
    5.3 官庄镇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第46-58页
        5.3.1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第46-47页
        5.3.2 德馨庄孝义”文化资源开发第47-49页
        5.3.3 金紫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第49-52页
        5.3.4 桑皮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第52-53页
        5.3.5 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第53-55页
        5.3.6 禅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第55-56页
        5.3.7 官庄风情老街旅游资源开发第56-58页
第六章 官庄镇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关专项规划第58-65页
    6.1 旅游形象规划第58页
        6.1.1 总体定位第58页
        6.1.2 形象定位第58页
        6.1.3 形象口号第58页
    6.2 旅游交通规划第58-62页
        6.2.1 旅游交通建设第58-59页
        6.2.2 旅游线路规划第59-62页
    6.3 旅游服务系统规划第62页
    6.4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第62-63页
        6.4.1 旅游商品开发方向第62-63页
    6.5 旅游联动与协作发展规划第63-65页
        6.5.1 与潜山区内域其他乡镇的协作第63-64页
        6.5.2 与岳西枯井园自然保护区协作第64页
        6.5.3 与舒城万佛山森林公园的协作第64-65页
第七章 官庄镇旅游环境和资源保护第65-68页
    7.1 旅游环境保护第65-66页
        7.1.1 大气环境保护第65页
        7.1.2 水资源保护第65页
        7.1.3 固体废弃物处置第65页
        7.1.4 声环境控制第65-66页
        7.1.5 生态环境保护第66页
    7.2 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第66-68页
        7.2.1 山地森林景观保护第66页
        7.2.2 水域景观保护第66-67页
        7.2.3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第67页
        7.2.4 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第67-6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8.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8.1.1 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第68页
        8.1.2 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第68-69页
        8.1.3 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第69页
    8.2 创新点第69-70页
    8.3 不足和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3页
    附录A 乡村旅游特色资源开发专家征询问卷第75-79页
    附录B 专家打分权重计算结果第79-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以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
下一篇:小分子辅助合成铜氧化物微纳米晶及其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