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论文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评 | 第10-14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3 简评 | 第13-14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5 可能创新点 | 第17-19页 | 
| 2 环境效率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 2.1 环境效率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2.2.1 全要素生产理论 | 第19-21页 |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 2.2.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 2.3 环境效率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 2.3.1 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2.3.2 DEA方法介绍 | 第24-27页 | 
| 3 中国省际环境效率评价 | 第27-39页 | 
|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的选取 | 第27-29页 | 
| 3.1.1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 3.1.2 指标的选取 | 第27-29页 | 
| 3.2 基于SBM模型中国省际环境效率评价 | 第29-31页 | 
| 3.3 基于SBM超效率模型中国省际环境效率评价 | 第31-38页 | 
| 3.3.1 基于SBM超效率模型中国省际环境效率静态评价 | 第32-35页 | 
| 3.3.2 基于Malmquist指数中国省际环境效率动态评价 | 第35-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9页 | 
| 4.1 基于传统区域划分的区域环境效率评价 | 第39-40页 | 
| 4.2 基于聚类分析对中国区域环境效率评价 | 第40-44页 | 
| 4.2.1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静态变化趋势分析 | 第41-42页 | 
| 4.2.2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 第42-44页 | 
| 4.3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8页 | 
| 4.3.1 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提出 | 第44-46页 | 
| 4.3.2 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6-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49-54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 5.3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附录A 测算结果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