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无功协调优化运行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影响研究 | 第11页 |
1.2.2 无功优化算法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主动配电网无功协调优化控制研究 | 第12-13页 |
1.3 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影响分析 | 第15-25页 |
2.1 分布式电源模型 | 第15-17页 |
2.1.1 光伏发电 | 第15-16页 |
2.1.2 风力发电 | 第16-17页 |
2.1.3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 | 第17页 |
2.2 含DG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2.3 DG接入对配网电压和网损影响分析 | 第18-24页 |
2.3.1 原理分析 | 第18-20页 |
2.3.2 接入位置的影响 | 第20-22页 |
2.3.3 接入容量的影响 | 第22-24页 |
2.4 DG接入对配电网无功调节的影响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 | 第25-39页 |
3.1 配电网状态估计问题概述 | 第25页 |
3.2 因子图模型 | 第25-30页 |
3.2.1 配电网Forney式因子图建模 | 第27页 |
3.2.2 因子函数分析 | 第27-30页 |
3.2.3 状态变量 | 第30页 |
3.3 基于Forney式因子图的状态估计方法 | 第30-36页 |
3.3.1 BP算法 | 第30-31页 |
3.3.2 BP算法的实现 | 第31-32页 |
3.3.3 状态估计流程 | 第32-33页 |
3.3.4 算例分析 | 第33-36页 |
3.4 量测位置对状态估计精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1 优化模型求解 | 第36-37页 |
3.4.2 算例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主动配电网无功协调优化控制策略 | 第39-51页 |
4.1 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理论基础 | 第39-42页 |
4.1.1 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概述 | 第39页 |
4.1.2 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4.1.3 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0-42页 |
4.2 主动配电网无功分层优化运行策略 | 第42-46页 |
4.2.1 无功分层优化运行策略架构 | 第43-44页 |
4.2.2 分层协调控制的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4.2.3 运行控制流程 | 第45-46页 |
4.3 算例仿真 | 第46-50页 |
4.3.1 固定时间段仿真 | 第47-49页 |
4.3.2 主动配电网运行仿真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