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6-21页 |
1.2.1 器件分类 | 第16-17页 |
1.2.2 器件结构 | 第17-21页 |
1.3 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1.4 钙钛矿光伏材料 | 第22-27页 |
1.4.1 晶体结构 | 第22-23页 |
1.4.2 纯钙钛矿材料 | 第23-24页 |
1.4.3 混合阳离子钙钛矿材料 | 第24-25页 |
1.4.4 混合卤素离子钙钛矿材料 | 第25-26页 |
1.4.5 混合阳离子-卤素离子钙钛矿材料 | 第26-27页 |
1.4.6 Pb-Sn钙钛矿材料 | 第27页 |
1.5 PSCs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5.1 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1.5.2 PSCs发展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 第28-29页 |
1.6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验涉及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31-37页 |
2.1 实验主要原材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2.2 实验主要表征方法 | 第32-37页 |
2.2.1 形貌表征 | 第32-33页 |
2.2.2 晶体结构表征(XRD) | 第33页 |
2.2.3 光谱表征 | 第33-34页 |
2.2.4 相态分析 | 第34页 |
2.2.5 光电性能表征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锌基高结晶性混合阳离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37-57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8-40页 |
3.2.1 导电玻璃的预处理 | 第38-39页 |
3.2.2 ZnO电子传输层的制备 | 第39页 |
3.2.3 钙钛矿薄膜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4 Spiro-OMeTAD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 第40页 |
3.2.5 Ag电极的制备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5页 |
3.3.1 FA_(1-x)Cs_xPbI_3PSCs的光电性能研究 | 第40-44页 |
3.3.2 MA_yFA_(0.85-y)Cs_(0.15)PbI_3 PSCs的光电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3.3.3 三种不同钙钛矿组分的PSCs光电性能及表征 | 第46-54页 |
3.3.4 溴掺杂的混合阳离子-卤素离子PSCs的光电性能研究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溴诱导室温制备高效PSCs及影响机理研究 | 第57-73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0页 |
4.3.1 夏季35-40 ℃室温下溴对钙钛矿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4.3.2 稳定性测试 | 第63-64页 |
4.3.3 冬季20-25 ℃室温下溴对钙钛矿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4.3.4 溴对钙钛矿薄膜的影响机理 | 第67-70页 |
4.3.5 EIS测试 | 第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85-87页 |
附件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