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车辆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3-15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RFID车辆定位技术 | 第15-27页 |
2.1 RFID技术概述 | 第15-19页 |
2.1.1 RFID系统组成 | 第15-17页 |
2.1.2 RFID系统工作原理与分类 | 第17-19页 |
2.2 RFID车辆定位系统基本框架 | 第19页 |
2.3 RFID车辆定位方法 | 第19-23页 |
2.3.1 基于AOA的车辆定位方法 | 第20页 |
2.3.2 基于TOA的车辆定位方法 | 第20-21页 |
2.3.3 基于TDOA的车辆定位方法 | 第21-22页 |
2.3.4 基于RSSI的车辆定位方法 | 第22页 |
2.3.5 基于参考标签的车辆定位方法 | 第22-23页 |
2.3.6 基于空间指纹的车辆定位方法 | 第23页 |
2.4 RFID车辆定位方法分析与比较 | 第23-25页 |
2.5 车辆定位性能评价标准 | 第25-26页 |
2.6 影响RFID车辆定位精度的因素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RFID的隧道内车辆定位方法研究 | 第27-42页 |
3.1 定位环境介绍 | 第27-28页 |
3.2 RFID的两基站车辆定位方法 | 第28-36页 |
3.2.1 两基站车辆定位原理 | 第29-30页 |
3.2.2 两基站车辆定位方法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3.2.3 两基站车辆定位方法改进 | 第32-34页 |
3.2.4 改进方法仿真分析 | 第34-36页 |
3.3 LANDMARC车辆定位方法 | 第36-41页 |
3.3.1 LANDMARC车辆定位原理 | 第36-38页 |
3.3.2 LANDMARC车辆定位方法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3.3.3 LANDMARC车辆定位方法的不足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隧道中LANDMARC车辆定位方法的改进 | 第42-61页 |
4.1 系统标签布局改进 | 第42-48页 |
4.1.1 RFID阅读器布局 | 第42-43页 |
4.1.2 直道上参考标签布局 | 第43-47页 |
4.1.3 弯道上参考标签布局 | 第47-48页 |
4.2 LANDMARC车辆定位算法改进 | 第48-59页 |
4.2.1 权重值计算方法的改进 | 第48-50页 |
4.2.2 参考标签遍历的改进 | 第50-54页 |
4.2.3 临近法参数k的改进 | 第54-57页 |
4.2.4 改进算法仿真 | 第57-59页 |
4.3 外界环境对车辆定位影响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RFID车辆定位测试分析 | 第61-69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61-62页 |
5.2 车辆静态定位试验 | 第62-65页 |
5.2.1 临近法k参数对车辆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2 权重计算方法对车辆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 车辆动态定位试验 | 第65-68页 |
5.3.1 直道上车辆定位 | 第65-67页 |
5.3.2 弯道上车辆定位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