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岩石性质及其测定论文

藏东盐井地区小定西组岩温异常机制及对曲孜卡水电站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21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大地热流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岩温异常机理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地温场反演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工程中地热问题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环境第21-36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3页
        2.1.1 自然地理位置第21-22页
        2.1.2 地形地貌第22页
        2.1.3 气象水文第22-23页
    2.2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第23-36页
        2.2.1 区域地质概况第23-31页
        2.2.2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第31-35页
        2.2.3 区域地热概况第35-36页
第3章 玄武岩热水系统及周边热水系统循环演化第36-53页
    3.1 概述第36-40页
    3.2 玄武岩热水系统特征及循环演化机制第40-45页
        3.2.1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深度计算第40-42页
        3.2.2 同位素特征及热水补给高程计算第42-43页
        3.2.3 玄武岩热水系统循环演化机制第43-45页
    3.3 周围热水系统特征及循环演化机制第45-53页
        3.3.1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深度计算第45-49页
        3.3.2 同位素特征及热水补给高程计算第49-51页
        3.3.3 周围热水系统循环演化机制第51-53页
第4章 小定西组岩温异常特征及机制分析第53-60页
    4.1 小定西组岩石放射性元素特征第53-54页
    4.2 小定西组岩温异常特征第54-57页
        4.2.1 平硐气温分布特征第54-55页
        4.2.2 钻孔及温泉水位及水温分布特征第55-57页
    4.3 小定西组岩温异常机制分析第57-60页
第5章 基于FEFLOW的水—岩热传递数值模型第60-74页
    5.1 FEFLOW简介第60页
    5.2 数学模型第60-61页
        5.2.1 渗流场数学模型第60-61页
        5.2.2 地温场数学模型第61页
    5.3 水-岩热传递过程数值模拟第61-74页
        5.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62-63页
        5.3.2 边界条件概化及单元剖分第63-65页
        5.3.3 水文地质参数及热力学参数选取第65-66页
        5.3.4 初始条件设定第66-67页
        5.3.5 模拟结果及验证第67-72页
        5.3.6 讨论第72-74页
第6章 小定西组岩温异常对曲孜卡水电站影响分析第74-79页
    6.1 工程概况第74-76页
    6.2 拟建地下厂房附近地温场分布特征第76-77页
    6.3 地温异常对拟建地下厂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第77-79页
结论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安全监测的水库岸坡故障预测与健康评价研究
下一篇:澜沧江某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