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2.1 吸波材料概述 | 第13-14页 |
1.2.2 吸波材料的基本要求 | 第14-15页 |
1.2.3 FeSiAl合金吸收剂的特点 | 第15-17页 |
1.3 FeSiAl合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FeSiAl系片状合金微粉电磁特性机理研究 | 第22-37页 |
2.1 微波磁谱的影响机理及磁极限研究 | 第22-29页 |
2.1.1 自然共振 | 第22-26页 |
2.1.2 斯诺克极限 | 第26-27页 |
2.1.3 有效媒质理论 | 第27-28页 |
2.1.4 提高磁导率的措施 | 第28-29页 |
2.2 片状合金微粉的微波介电谱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29-33页 |
2.2.1 复介电常数 | 第29-30页 |
2.2.2 电介质的极化及微波复介电常数频率色散关系 | 第30-31页 |
2.2.3 FeSiAl合金微粉高介电常数原因探究 | 第31-33页 |
2.3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36页 |
2.3.1 FeSiAl系合金片状微粉制备工艺 | 第33-34页 |
2.3.2 FeSiAl系合金片状微粉的测试与表征 | 第34-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Cr取代FeSiAl合金微粉形貌及磁性能机理研究 | 第37-52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1.1 FeSiAl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 | 第37页 |
3.1.2 Cr元素取代改性的目的 | 第37-38页 |
3.2 Cr取代Fe对合金的形貌及磁特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3.2.1 改性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第38页 |
3.2.2 Cr取代Fe对合金微粉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8-41页 |
3.2.3 Cr取代Fe对合金微粉静态磁参数及精细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4 Cr取代Fe对合金微粉微波电磁参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Cr取代Si对合金的形貌及磁特性的影响 | 第44-51页 |
3.3.1 改性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第44页 |
3.3.2 Cr取代Si对合金微粉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3 Cr取代Si对合金微粉静态磁参数及精细结构的影响 | 第47-50页 |
3.3.4 Cr取代Si对合金微粉微波电磁参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FeSiAl系合金晶体结构及磁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第52-71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FeSiAl系合金中常见的超晶格结构 | 第52-53页 |
4.3 第一性原理计算不同超晶格的磁距与磁晶各向异性 | 第53-60页 |
4.3.1 仿真原理 | 第53-54页 |
4.3.2 晶体结构仿真 | 第54-56页 |
4.3.3 磁特性仿真 | 第56-60页 |
4.4 Fe_(75)Si_(13)Al_(10)Cr_2合金片状微粉的超晶格相变研究 | 第60-63页 |
4.5 不同超晶格结构下合金的Fe环境与静磁参数研究 | 第63-68页 |
4.6 不同超晶体结构下合金的微波磁导率影响 | 第68-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FeSiAl系合金表面改性及介电常数研究 | 第71-94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FeSiAl系合金片状微粉的表面改性方案 | 第71-72页 |
5.2.1 FeSiAl系合金片状微粉的缺陷 | 第71-72页 |
5.2.2 FeSiAl系合金微粉表面改性方案选择 | 第72页 |
5.3 FeSiAl合金微粉在N_2气氛下的退火研究 | 第72-75页 |
5.3.1 N_2气氛下退火工艺参数 | 第73页 |
5.3.2 N_2气氛下退火对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73-74页 |
5.3.3 N_2气氛下退火对电磁参数的影响 | 第74-75页 |
5.4 FeSiAl合金微粉在H_2/N_2气氛下的退火研究 | 第75-92页 |
5.4.1 H_2/N_2气氛下热处理表面改性机理 | 第76-77页 |
5.4.2 H_2/N_2气氛下热处理的工艺参数 | 第77页 |
5.4.3 H_2/N_2气氛下退火对微观形貌与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7-80页 |
5.4.4 H_2/N_2气氛下退火对表面成分与结构的影响 | 第80-85页 |
5.4.5 H_2/N_2气氛下热处理过程中的选择性表面氧化模型 | 第85-87页 |
5.4.6 H_2/N_2气氛下退火对复合材料有效电阻率的影响 | 第87-88页 |
5.4.7 H_2/N_2气氛下退火对复合材料微波电磁参数的影响 | 第88-90页 |
5.4.8 H_2/N_2气氛下退火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第90-91页 |
5.4.9 H_2/N_2气氛下热处理的不同工艺探索 | 第91-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