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3页 |
1.1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1.2 光电活性材料 | 第10-14页 |
1.2.1 金属氧化物 | 第10-12页 |
1.2.2 量子点 | 第12-13页 |
1.2.3 碳材料 | 第13-14页 |
1.3 光电化学材料的信号放大策略 | 第14-16页 |
1.3.1 与碳纳米材料复合的信号放大 | 第14页 |
1.3.2 贵金属粒子负载的信号放大 | 第14-15页 |
1.3.3 半导体复合材料的信号放大 | 第15-16页 |
1.4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16-25页 |
1.4.1 化学物质的检测 | 第16-17页 |
1.4.2 生物分子的检测 | 第17-24页 |
1.4.3 细胞传感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3页 |
第二章 基于PbS量子点的铬(Ⅳ)光电化学传感器 | 第33-48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2.2.1 试剂和材料 | 第34页 |
2.2.2 仪器 | 第34页 |
2.2.3 PbS量子点的合成及ITO/PbS电极的制备 | 第34-35页 |
2.2.4 光电化学检测Cr(Ⅵ)过程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2.3.1 形态和结构表征 | 第35-36页 |
2.3.2 Cr(Ⅵ)的PEC响应 | 第36-37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2.3.4 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r(Ⅵ) | 第39-41页 |
2.3.5 PEC传感器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41-42页 |
2.3.6 用于实际样品中Cr(Ⅵ)检测的方法 | 第42-43页 |
2.4 结论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第三章 纳米酶催化原位产生电子受体和异质结构为双信号放大策略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48-65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2.1 试剂和材料 | 第49-50页 |
3.2.2 仪器 | 第50页 |
3.2.3 PbS量子点和Co_3O_4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50-51页 |
3.2.4 ITO/PbS/Co_3O_4的制备以及光电化学测试过程 | 第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2页 |
3.3.1 材料表征 | 第51-53页 |
3.3.2 光电极的表征 | 第53-56页 |
3.3.3 条件的优化 | 第56-58页 |
3.3.4 光电化学检测机理 | 第58-60页 |
3.3.5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60-62页 |
3.4 小结 | 第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