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

北京市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1.1.1 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历史回顾第8-9页
        1.1.2 北京市能源消费情况回顾第9-11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主要意义及创新之处第13页
    1.5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 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第14页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第14-16页
        2.2.1 国外研究情况第14-15页
        2.2.2 国内研究情况第15-16页
    2.3 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关联研究第16-19页
        2.3.1 国外研究情况第16-17页
        2.3.2 国内研究情况第17-19页
第3章 北京碳排放与产业结构数据收集第19-29页
    3.1 数据介绍第19-20页
        3.1.1 数据来源介绍第19页
        3.1.2 数据合理替代、简化和假设条件第19-20页
    3.2 北京市碳排放总量核算第20-24页
    3.3 碳排放研究中相关变量介绍第24-29页
        3.3.1 北京能源强度效应第24-25页
        3.3.2 北京结构效应第25-26页
        3.3.3 北京经济发展效应第26-27页
        3.3.4 北京市规模效应第27-29页
第4章 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第29-50页
    4.1 基于STIRPAT模型的相对贡献分析第29-35页
        4.1.1 模型理论基础第29页
        4.1.2 模型变量选取第29-30页
        4.1.3 基于一二三产业模型变量检验第30-32页
        4.1.4 基于一二三产业碳排放相对贡献分析第32-33页
        4.1.5 基于细分产业的模型变量检验第33-34页
        4.1.6 基于细分产业碳排放相对贡献分析第34-35页
    4.2 基于LMDI模型的碳排放绝对贡献分析第35-40页
        4.2.1 模型理论基础第35-36页
        4.2.2 模型的变量选取第36-38页
        4.2.3 模型分析第38-40页
    4.3 产业结构的进阶分类分析第40-48页
        4.3.1 第一产业效应分析第41-43页
        4.3.2 工业效应分析第43-44页
        4.3.3 建筑业效应分析第44-45页
        4.3.4 电力热力效应分析第45页
        4.3.5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效应分析第45-47页
        4.3.6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效应第47-48页
        4.3.7 生活部门第48页
    4.4 产业结构细分为11个产业进阶分析第48-50页
第5章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预测第50-53页
    5.1 模型理论基础第50页
    5.2 模型构建第50-51页
        5.2.1 检验变量平稳性第50-51页
        5.2.2 确定ARIMA模型第51页
    5.3 模型预测第51-53页
第6章 主要结论以及政策建议第53-58页
    6.1 主要结论第53-55页
    6.2 研究不足第55-56页
    6.3 若干建议第56-57页
        6.3.1 加快技术进步在产业间的渗透第56页
        6.3.2 提高各产业的能源使用效率第56-57页
        6.3.3 促进产业内部升级与协调发展第57页
    6.4 结束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丙沙星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及模拟研究
下一篇:河湖藻类水华应急治理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