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液体静压滑动轴承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 第15-20页 |
2.1.1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16-18页 |
2.1.2 离散化方法 | 第18-19页 |
2.1.3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 流固耦合 | 第20-22页 |
2.2.1 流体及固体控制方程 | 第20-21页 |
2.2.2 流固耦合方程及方法 | 第21-22页 |
2.3 油膜承载力 | 第22-24页 |
3.液体静压滑动轴承流场分析 | 第24-33页 |
3.1 有限元建模 | 第24-26页 |
3.1.1 油膜三维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3.2 油膜流场CFD分析 | 第26-32页 |
3.2.1 气液两相流流场设置 | 第26-27页 |
3.2.2 气液固三相流流场设置 | 第27页 |
3.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轴承单向流固耦合及模态分析 | 第33-47页 |
4.1 单向流固耦合分析 | 第33-37页 |
4.1.1 仿真步骤 | 第33-35页 |
4.1.2 不同多相流场下应力应变分析 | 第35-37页 |
4.2 模态分析 | 第37-46页 |
4.2.1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4.2.2 仿真结果 | 第38-39页 |
4.2.3 自由模态分析 | 第39-41页 |
4.2.4 干模态分析 | 第41-43页 |
4.2.5 湿模态分析 | 第43-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轴承双向流固耦合分析 | 第47-68页 |
5.1 ANSYSWorkbench中流固耦合流程 | 第47-49页 |
5.1.1 流场分析重要参数设置 | 第48页 |
5.1.2 transientstructural重要参数设置 | 第48页 |
5.1.3 SystemCoupling重要参数设置 | 第48-49页 |
5.2 气-液两相流场下双向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 第49-53页 |
5.3 添加固体颗粒后双向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1 | 第53-58页 |
5.4 双向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2 | 第58-62页 |
5.5 气-液两相流和气-液-固多相流场动力学特性比较 | 第62-67页 |
5.5.1 两相流与多相流场下应力分析对比 | 第62-63页 |
5.5.2 不同流场下最大位移分析 | 第63-65页 |
5.5.3 不同固体颗粒密度的多相流场下最大位移分析对比 | 第65-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主要工作与总结 | 第68-69页 |
6.2 工作前景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