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2-13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女性受压迫理论渊源 | 第14-19页 |
2.1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 第14-15页 |
2.2 激进女权主义父权制理论 | 第15-16页 |
2.3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妇女问题 | 第16-17页 |
2.4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女性受压迫的表现 | 第19-25页 |
3.1 女性遭遇社会异化 | 第19-22页 |
3.1.1 人性情欲异化 | 第19-20页 |
3.1.2 母性责任异化 | 第20-21页 |
3.1.3 女性爱情异化 | 第21-22页 |
3.2 女性遭遇劳动歧视 | 第22-23页 |
3.3 女性遭遇双重压迫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女性受压迫问题的原因和解决 | 第25-32页 |
4.1 女性受压迫问题的原因 | 第25-28页 |
4.1.1 资本逻辑与父权制度的联姻 | 第25-27页 |
4.1.2 社会歧视与女性角色的错位 | 第27-28页 |
4.2 女性受压迫问题的解决 | 第28-32页 |
4.2.1 保障自主生育权利 | 第28-29页 |
4.2.2 缩小两性职业差异 | 第29页 |
4.2.3 倡导女权主义文化 | 第29-30页 |
4.2.4 减轻家务劳动强度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女性受压迫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 第32-41页 |
5.1 女性受压迫理论的评价 | 第32-35页 |
5.1.1 现实根本途径缺失 | 第32-33页 |
5.1.2 女性社会工作歧视 | 第33页 |
5.1.3 家务劳动报酬忽略 | 第33-34页 |
5.1.4 文化习俗影响偏弱 | 第34-35页 |
5.2 女性受压迫理论对我国女性问题的启示 | 第35-41页 |
5.2.1 我国女性问题现状 | 第35-38页 |
5.2.2 对我国女性问题启示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