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维吉尼亚霉素调控肉牛瘤胃发酵、菌群结构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中英文对照表(Abbreviations)第12-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6页
    1 反刍动物瘤胃调控剂研究进展第13-16页
        1.1 酵母培养物第13页
        1.2 植物提取物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第13-15页
            1.2.1 皂苷第14页
            1.2.2 植物精油第14-15页
            1.2.3 黄酮类物质第15页
        1.3 有机酸及其盐类第15页
        1.4 离子载体及多肽类抗生素第15-16页
    2 维吉尼亚霉素研究进展第16-20页
        2.1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发酵的调控第16-17页
        2.2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微生物的调控及其抑菌作用第17-18页
        2.3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酸中毒的调控第18-19页
        2.4 维吉尼亚霉素对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第19-20页
    3 分子生物学定量方法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0-24页
        3.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第21页
        3.2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21-22页
        3.3 竞争性定量PCR第22页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2页
        3.5 16S/18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2-23页
        3.6 荧光原位杂交第23页
        3.7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3-24页
    4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24页
    5 研究内容第24-25页
    6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5-26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6-51页
    试验一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6-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1.1 维吉尼亚霉素第26页
            1.2 试验动物、分组设计及基础日粮第26-27页
            1.3 饲养管理第27页
            1.4 消化试验、粪样收集与制备第27-28页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8页
                1.5.1 生长性能第28页
                1.5.2 养分消化率第28页
                1.5.3 血样采集与测定指标第28页
            1.6 数据分析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29页
            2.1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第28-29页
            2.2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第29页
            2.3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9页
        3 讨论第29-30页
            3.1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第29-30页
            3.2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0页
        4 小结第30-31页
    试验二 维吉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影响第31-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1.1 试验动物及维吉尼亚霉素第31页
            1.2 基础日粮第31页
            1.3 试验设计第31-32页
            1.4 饲养管理第32页
            1.5 瘤胃液的采集与瘤胃pH测定第32-33页
            1.6 氨态氮(NH3-N)的测定与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第33页
            1.7 排尿量与尿囊素、尿酸的测定第33页
            1.8 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估测第33页
            1.9 统计分析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2.1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pH的影响第34页
            2.2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氨态氮浓度的影响第34-35页
            2.3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第35页
            2.4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乙酸浓度的影响第35页
            2.5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丙酸浓度的影响第35-36页
            2.6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丁酸浓度的影响第36页
            2.7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乙酸/丙酸比值的影响第36-37页
            2.8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影响第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3.1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酸代谢的影响第37-38页
            3.2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氨氮利用及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影响。第38页
        4 小结第38-39页
    试验三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第39-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1.1 试验动物及维吉尼亚霉素第39页
            1.2 基础日粮第39-40页
            1.3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第40页
            1.4 样品采集第40页
            1.5 瘤胃液总DNA提取、扩增及高通量测序第40-41页
                1.5.1 瘤胃液总DNA提取第40页
                1.5.2 细菌 16SrD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测序第40-41页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第41页
            1.7 统计分析第41页
        2 结果第41-48页
            2.1 DNA电泳结果第41页
            2.2 PCR电泳结果第41-42页
            2.3 样品序列数目、OTU数及长度分布第42页
            2.4 样品测序深度及α多样性指数分析第42-43页
            2.5 OTUs比较(Venn图)第43-44页
            2.6 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液菌群组成的影响第44-48页
        3 讨论第48-50页
        4 小结第50-51页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51-52页
    1 论文总体结论第51页
    2 创新点第51页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64页
附录第64-65页
    附录一 细菌 16SrD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方法与参数第64页
    附录二 Miseq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方中药超微粉对东乡黑羽绿壳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低温胁迫与温度恢复过程中黄瓜叶片RFOs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