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一、所选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所选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 所选课题的目的 | 第10页 |
(三) 所选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二、所选课题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一) 创新点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三) 综合述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3页 |
一、土地流转与产权理论 | 第20页 |
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 第20-21页 |
三、适度规模经济理论与土地流转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平顶山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 第23-28页 |
一、河南平顶山市总体情况 | 第23页 |
二、平顶山市土地流转两个案例 | 第23-24页 |
三、平顶山市土地流转取得的成绩 | 第24-28页 |
(一) 平顶山市土地流转规模 | 第24页 |
(二) 平顶山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 | 第24-25页 |
(三) 农村土地确权前后对比 | 第25-26页 |
(四) 农村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益对比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平顶山市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 第28-33页 |
一、农民意识欠缺 | 第28-29页 |
二、非粮化现象严重 | 第29页 |
三、市场机制尚未成熟 | 第29-32页 |
(一) 农地交易平台缺乏且功能单一 | 第29-30页 |
(二) 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不规范,缺乏监管 | 第30页 |
(三) 缺乏统一的定价机制 | 第30-31页 |
(四) 中介服务机构较少且服务质量不高 | 第31-32页 |
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缺乏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 第33-34页 |
(一) 从农民的土地流转行为层面分析 | 第33页 |
(二) 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二、农业收益差 | 第34-35页 |
(一) 成本收益不合理 | 第34-35页 |
(二)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第35页 |
三、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一) 土地流转的价格指导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 第36页 |
(二) 缺乏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 | 第36页 |
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6-39页 |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水平低,范围小 | 第37页 |
(二) 社会保障资金缺乏稳定性来源 | 第37页 |
(三)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不明确,违规使用现象严重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平顶山市土地有序流转的对策建议 | 第39-43页 |
一、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39页 |
二、规范和扶持农业企业,改善非粮化局面 | 第39-41页 |
(一) 规范各参与主体的土地流转行为,减少土地流转冲突 | 第39-40页 |
(二) 引导农业企业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 | 第40页 |
(三) 改革农村金融组织 | 第40页 |
(四) 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措施 | 第40-41页 |
三、完善平顶山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建设 | 第41页 |
(一) 健全农村土地市场 | 第41页 |
(二) 建立土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 | 第41页 |
四、加快建立与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