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温阳活血利水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组织蛋白酶L表达的影响 | 第14-2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14-15页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5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物品 | 第15-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2.1 分组与造模 | 第16页 |
2.2 治疗 | 第16页 |
2.3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第16页 |
2.4 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2.5 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3.1 各组实验大鼠不同时期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AL) | 第21页 |
3.2 各组实验大鼠肾小球synaptopodin的表达 | 第21-22页 |
3.3 各组实验大鼠肾小球内CatL的表达 | 第22-23页 |
3.4 各组实验大鼠肾组织超微病理学变化 | 第23页 |
4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温阳活血利水方对嘌呤霉素损伤小鼠永生性足细胞组织蛋白酶L表达的影响 | 第25-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1.1 足细胞 | 第25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1.3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5-26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6-27页 |
1.5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物品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1 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 第28-29页 |
2.3 实验分组 | 第29页 |
2.4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29-30页 |
2.5 FITC-phalloidin标记足细胞F-actin细胞骨架 | 第30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3.1 各组小鼠永生性足细胞synaptopodin的表达 | 第31-32页 |
3.2 各组小鼠永生性足细胞CatL的表达 | 第32页 |
3.3 各组小鼠永生性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分布 | 第32-33页 |
4 小结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45页 |
1 CatL在蛋白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35-38页 |
2 温阳活血利水方立方机制 | 第38-40页 |
3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 | 第40-41页 |
4 PAN致足细胞损伤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67页 |
1 灌胃中药浓缩水平推算 | 第52-54页 |
2 附图 | 第54-58页 |
3 综述 | 第58-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4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