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小景山水画的诗意性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2章 南宋小景山水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9-15页 |
2.1 小景山水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1页 |
2.2 时代精神所致 | 第11-13页 |
2.3 审美取向的变化 | 第13-15页 |
第3章 南宋小景山水画的诗意性特点及艺术表现 | 第15-27页 |
3.1 小景山水的诗意性 | 第15-17页 |
3.1.1 诗意性的概念 | 第15-16页 |
3.1.2 诗画相融 | 第16-17页 |
3.2 小景山水画的诗意性体现 | 第17-23页 |
3.2.1 章法构图上--删繁就简,意味深长 | 第17-18页 |
3.2.2 虚实相生,意境幽远 | 第18-20页 |
3.2.3 画面布局--留白--无限的诗意感 | 第20-22页 |
3.2.4 小景山水画的抒情与诗意 | 第22-23页 |
3.3 小景山水画的特点 | 第23-25页 |
3.3.1 小景山水画取景时的视角分类 | 第23页 |
3.3.2 以小观大,以少胜多,画尽意在 | 第23-25页 |
3.4 小景山水画的艺术表现 | 第25-27页 |
3.4.1 简约的一角式 | 第26页 |
3.4.2 含蓄的半边式 | 第26-27页 |
第4章 南宋小景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及特点 | 第27-31页 |
4.1 马远及特点 | 第27-28页 |
4.2 夏圭及特点 | 第28-31页 |
第5章 南宋小景山水画的历史影响及时代意义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