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PFC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APFC的数字化控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3-15页 |
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研究 | 第15-35页 |
2.1 功率因数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工作原理 | 第16-29页 |
2.2.1 Boost型APFC电路模态分析 | 第18-20页 |
2.2.2 Boost型APFC电路的输入电流和输入功率因数分析 | 第20-22页 |
2.2.3 Boost型APFC电路的SPWM占空比控制 | 第22-24页 |
2.2.4 三相Boost型APFC电路拓扑的工作过程 | 第24-29页 |
2.3 三相Boost型APFC电路的控制方法 | 第29-34页 |
2.3.1 Boost型APFC输入电感电流断续模式 | 第29-30页 |
2.3.2 Boost型APFC输入电感电流连续模式 | 第30-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及控制方法优化 | 第35-50页 |
3.1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总体设计 | 第35-36页 |
3.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控制方法优化 | 第36-43页 |
3.2.1 带电压前馈的双闭环APFC数字控制方法 | 第36-39页 |
3.2.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小信号控制模型 | 第39-43页 |
3.3 系统仿真 | 第43-49页 |
3.3.1 系统控制方法的仿真建模 | 第43-44页 |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软硬件设计 | 第50-61页 |
4.1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硬件设计 | 第50-56页 |
4.1.1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性能指标 | 第50页 |
4.1.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硬件总体设计 | 第50-51页 |
4.1.3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相主电路 | 第51-53页 |
4.1.4 DSP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4.1.5 CPLD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4.1.6 ADC采集数字控制量模块 | 第55-56页 |
4.1.7 电源控制模块 | 第56页 |
4.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软件设计 | 第56-60页 |
4.2.1 CCS软件开发平台 | 第56-57页 |
4.2.2 系统主程序软件流程 | 第57-59页 |
4.2.3 系统中断服务程序软件流程 | 第59-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系统测试和分析 | 第61-67页 |
5.1 样机实物 | 第61-62页 |
5.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入测试 | 第62-65页 |
5.2.1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输入电压电流波形 | 第62-63页 |
5.2.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输入PF值 | 第63-64页 |
5.2.3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输入iTHD值 | 第64-65页 |
5.3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出测试 | 第65-66页 |
5.3.1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出直流电压值 | 第65页 |
5.3.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出纹波电压峰峰值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