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特种性能钢论文--不锈钢、耐酸钢论文

2200MPa级别超高强度不锈钢强韧化机理及疲劳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马氏体时效钢的强化机理第11-13页
    1.4 马氏体时效钢中主要强化相第13-20页
    1.5 马氏体时效钢的韧化机理第20-22页
        1.5.1 钢中残余奥氏体研究现状第20-22页
        1.5.2 钢中洁净度第22页
    1.6 疲劳性能研究第22-28页
        1.6.1 疲劳的分类第22-23页
        1.6.2 疲劳研究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1.6.3 疲劳断裂微观机理第24-26页
        1.6.4 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第26-28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案第28-32页
    2.1 试验材料第28页
    2.2 试验方法及手段第28-31页
        2.2.1 热处理工艺第28-29页
        2.2.2 力学性能的测定第29页
        2.2.3 显微组织观察分析第29-30页
        2.2.4 残余奥氏体测量第30页
        2.2.5 临界点测试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试验钢组织与性能研究第32-50页
    3.1 钢的成分优化第32-36页
        3.1.1 相含量图计算第32-33页
        3.1.2 元素对合金第二相的影响第33-36页
    3.2 力学性能对比研究第36-38页
    3.3 试验钢显微组织分析第38-40页
        3.3.1 晶粒尺寸分析第38-40页
        3.3.2 金相组织分析第40页
    3.4 马氏体相变点测量第40-41页
    3.5 奥氏体体积分数第41-43页
    3.6 试验钢微细相分析第43-48页
    3.7 分析与讨论第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Laves相强化机理研究第50-60页
    4.1 两次时效对Laves相的影响第50-52页
    4.2 XRD分析第52-53页
    4.3 APT分析第53-58页
        4.3.1 第一步时效状态第53-57页
        4.3.2 第二步时效状态第57-58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夹杂物与疲劳断裂行为研究第60-75页
    5.1 材料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与力学性能第60-61页
    5.2 冶炼工艺对夹杂物的影响第61-65页
        5.2.1 夹杂物尺寸分布的研究第61-62页
        5.2.2 夹杂物种类的研究第62-63页
        5.2.3 夹杂物粒径的研究第63-64页
        5.2.4 夹杂物形貌第64-65页
    5.3 有效夹杂物尺寸估算第65-66页
    5.4 拉压疲劳寿命S-N曲线第66-68页
    5.5 疲劳断口分析第68-73页
        5.5.1 宏观断口分析第68页
        5.5.2 微观断口分析第68-71页
        5.5.3 高周疲劳裂纹萌生机制第71-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全文结论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E1014超高强度钢组织性能调控的研究
下一篇:7Cr4Mo3W2V1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