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消费时代的文化逻辑 | 第10-19页 |
一、消费时代的溯源 | 第10-14页 |
(一)、消费社会 | 第10-12页 |
(二)、消费文化 | 第12-14页 |
二、消费时代的表征 | 第14-19页 |
(一)、消费意识形态的形成——中产阶级的崛起 | 第14-15页 |
(二)、消费本质的转换——意义的影像化 | 第15-16页 |
(三)、消费方式的变革——大众传媒的延伸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消费时代艺术审美的文化症候 | 第19-32页 |
一、艺术观念 | 第19-21页 |
(一)、艺术生产已经逐渐变为商品生产 | 第20页 |
(二)、由艺术为中心的艺术品创造进入了以大众需求为中心的艺术品制造 | 第20-21页 |
(三)、艺术文化逐渐向生活扩展,出现了边界模糊的局面 | 第21页 |
二、审美趣味 | 第21-25页 |
(一)、娱乐化 | 第22-23页 |
(二)、时尚化 | 第23-24页 |
(三)、视觉化 | 第24-25页 |
三、艺术形式 | 第25-27页 |
(一)、艺术形式结构 | 第25-26页 |
(二)、艺术形式体裁 | 第26页 |
(三)、艺术语言 | 第26-27页 |
四、艺术传达 | 第27-28页 |
(一)、艺术手段 | 第27-28页 |
(二)、艺术手法 | 第28页 |
五、艺术接受 | 第28-32页 |
(一)、艺术鉴赏 | 第28-29页 |
(二)、艺术批评 | 第29-30页 |
(三)、艺术消费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消费时代艺术审美的价值坐标 | 第32-38页 |
一、转变大众的唯物质主义偏颇 构建完善的艺术审美精神坐标 | 第32-34页 |
二、创造文化消费的最佳环境 构建和谐的艺术审美生态坐标 | 第34-35页 |
三、提高大众审美鉴赏水平 构建正确的艺术审美文化坐标 | 第35-36页 |
四、注重艺术品的美学内涵 构建健康的艺术审美经济坐标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