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基础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2.1 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 | 第19-20页 |
2.2 零贸易流问题 | 第20-21页 |
2.3 面板数据模型 | 第21-23页 |
2.3.1 混合估计模型 | 第21页 |
2.3.2 固定效应模型 | 第21-22页 |
2.3.3 随机效应模型 | 第22-23页 |
2.4 贸易潜力衡量方法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第24-33页 |
3.1 广东省早期贸易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3.2 广东省的贸易现状分析:总量、结构及竞争力分析 | 第25-32页 |
3.2.1 广东省贸易总量分析 | 第25-27页 |
3.2.2 广东省的贸易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3.2.3 广东省出口竞争力分析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广东省贸易潜力分析 | 第33-60页 |
4.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33-37页 |
4.1.1 贸易引力模型的修正和变量的选择 | 第33-34页 |
4.1.2 样本选择 | 第34-36页 |
4.1.3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4.2 贸易引力模型方法选择 | 第37-45页 |
4.2.1 最小二乘法估计 | 第37-39页 |
4.2.2 计量方法选择 | 第39-40页 |
4.2.3 固定效应 | 第40-42页 |
4.2.4 零贸易流处理 | 第42-44页 |
4.2.5 小结 | 第44-45页 |
4.3 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4.3.1 总样本分析 | 第45-47页 |
4.3.2 发达国家样本分析 | 第47-48页 |
4.3.3 发展中国家样本分析 | 第48-50页 |
4.3.4 东盟国家样本分析 | 第50-51页 |
4.3.5 小结 | 第51-52页 |
4.4 广东省贸易潜力分析 | 第52-59页 |
4.4.1 广东省出口潜力分析 | 第52-56页 |
4.4.2 广东省进口潜力分析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0-67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60-64页 |
5.1.1 从四个样本回归分析结果来看 | 第60-62页 |
5.1.2 从广东省贸易潜力分析结果来看 | 第62-6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