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6页 |
2.1 小额贷款风险理论 | 第19-21页 |
2.1.1 小额贷款风险引入 | 第19-21页 |
2.1.2 小额贷款风险涵义 | 第21页 |
2.2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5页 |
2.2.1 小额贷款风险来源 | 第21-22页 |
2.2.2 小额贷款风险特征 | 第22-24页 |
2.2.3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建昌农信社小额贷款现状 | 第26-35页 |
3.1 建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介 | 第26-29页 |
3.1.1 成立发展 | 第26页 |
3.1.2 组织机构 | 第26-27页 |
3.1.3 员工结构 | 第27-28页 |
3.1.4 业务经营状况 | 第28-29页 |
3.2 建昌农信社小额贷款现状 | 第29-34页 |
3.2.1 小额贷款总体现状 | 第29-30页 |
3.2.2 小额贷款结构现状 | 第30-31页 |
3.2.3 小额贷款风险特征 | 第31-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5-43页 |
4.1 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1.1 制度执行不到位 | 第35-36页 |
4.1.2 贷后检查不到位 | 第36页 |
4.1.3 员工培训不到位 | 第36-37页 |
4.1.4 信贷流程设计不合理 | 第37页 |
4.1.5 监督机制不到位 | 第37页 |
4.2 贷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内部原因 | 第37-40页 |
4.2.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 第38页 |
4.2.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8-39页 |
4.2.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科学 | 第39页 |
4.2.4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 第39-40页 |
4.3 贷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外部原因 | 第40-42页 |
4.3.1 宏观政策引导失误 | 第40页 |
4.3.2 信用环境缺失 | 第40-41页 |
4.3.3 风险保证机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4.3.4 地方政府干预过多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43-54页 |
5.1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的目标与思路 | 第43-44页 |
5.1.1 小额贷款风险管控的长短期目标 | 第43-44页 |
5.1.2 关于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改进思路 | 第44页 |
5.2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构 | 第44-45页 |
5.2.1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组织重构原则 | 第44-45页 |
5.2.2 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设计 | 第45页 |
5.3 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 第45-47页 |
5.3.1 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目的 | 第45-46页 |
5.3.2 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 第46-47页 |
5.4 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流程的设计 | 第47-50页 |
5.4.1 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流程的总体框架 | 第47-48页 |
5.4.2 完善农信社信用评级体系 | 第48-49页 |
5.4.3 改进农信社统一授信管理体系 | 第49页 |
5.4.4 完善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预警体系 | 第49页 |
5.4.5 改进农信社小额贷款风险控制与处置体系 | 第49-50页 |
5.5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实施保障措施 | 第50-53页 |
5.5.1 完善内部制度建设 | 第50页 |
5.5.2 完善科学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 第50-51页 |
5.5.3 建立和健全风险补偿金制度 | 第51页 |
5.5.4 加大信贷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51-52页 |
5.5.5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 第52页 |
5.5.6 构筑严密的制度文化 | 第52页 |
5.5.7 加强信贷风险文化管理 | 第52-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